“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革命历史不仅蕴含着取得胜利的精神密码,也是走向未来的精神路标。
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军史,是全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军史,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不断强化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每名党员要把自己摆进去,学习和了解我党我军的光辉历程、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军。
回首青史问初心,砥砺奋进再出发。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需要各级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强军故事,让党史、新中国史、军史常学常新。
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结合主题教育提升学习质效
考问初心,红色圣地受洗礼
■杨相腾 本报特约记者 陈 超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由陈望道翻译而成,在1920年问世。”10月上旬,一场党史讲解员上岗考核在中共一大纪念馆进行。面对专家评判组提出的各种党史问题,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战士金鹤博从容应答,赢得全优成绩,正式成为中共一大纪念馆第76名红肩章讲解员。
金鹤博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党员,讲解党史的过程,也是学习党史的过程,更是坚定信仰的过程。”支队领导介绍,支队毗邻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中共二大纪念馆隔街相望,在学习党史、传播党史上有着丰厚的红色资源。
十中队排长徐济帆是名“95后”,对跟党走的信心坚定不移,但以往对于学习党史知识兴趣不高,虽多次带队到纪念馆开展活动,但很少主动去了解一个个史料背后的故事。对此,中队党支部特意安排徐济帆负责党史讲解员培训工作。刚接手时,对党史知识的匮乏,让他常遇尴尬。受到触动的徐济帆主动补课赶队,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史》《红色的起点》等党史书籍。如今,他已是问不倒的“党史通”,底气十足当起了中队党史讲解员小教员。
9月上旬,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会后,支队组织全体党员到中共一大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徐济帆主动担任党史知识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一幅幅影像资料背后的红色故事。在讲到党从上海石库门转移到嘉兴南湖背后的故事时,徐济帆说:“革命先烈为了追求崇高信仰舍家忘我、舍生忘死。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复杂形势的今天,这样坚定的政治信仰更加珍贵。”
“正气不盈,邪气必盛。”支队领导告诉记者,驻守在国际化大都市,社会思潮和多元文化良莠不齐,尤其是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有关党史的内容层出不穷、泥沙俱下,筑牢党员队伍的思想防火墙,必须理直气壮宣讲大道正史,旗帜鲜明批驳歪理邪说。
带着信仰学,学出信仰来。一次党日活动,支队将十中队担任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史讲解的士官党员汪维巧,请上台讲解党史知识。汪维巧以时间为轴,简练而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走向辉煌的几个转折点:从“五四运动”后的反思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八七会议”,再到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个个史实串联起来,将党史生动刻入了全体党员的心中,增强了大家对党信仰上的坚定和情感上的共鸣。
述往事,思来者。支队将党史作为镜子,在“学党史、明初心”教育活动中,发动每名党员在学习党史中改造自己,开展“向党交心说真话”活动,自我检视,对照合格党员标准寻找差距。
三中队士官党员包鑫入党后对自己的要求有些放松,思想汇报只讲成绩不讲问题,担心露出短板影响成长进步。谈心交心中,指导员程远批评他,对党交心说真话,是一名党员的基本要求,敢于自我揭短亮丑,才能对组织坦诚。接受批评并坦诚汇报思想后,包鑫说:“向组织倾吐自身问题后,卸下了思想包袱,找回了入党时的初心。”
火箭军“东风第一旅”坚持学习常态化
寻根溯源,知史爱国见行动
■董志文 本报特约记者 冯金源
“只有了解从哪里来,才能搞清楚往哪里去……”10月14日,火箭军“东风第一旅”结合旅队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最美奋斗者”先进集体殊荣的契机,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新中国史,让大家沿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轨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军情,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历史担当,激发练兵备战动力。
“历史是精神的故乡,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该旅领导介绍,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他们将学习新中国史作为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与把握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为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召力,该旅以新中国史中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为脉络点,制作出专题学习网页,引导党员干部结合本职岗位,通过学习历史事件中的鲜活故事和典型人物,了解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史,感悟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追梦圆梦的征程上,强军梦与中国梦交相辉映、密不可分。该旅充分利用驻地教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长征路上寻初心”活动,瞻仰烈士陵园、走进高新技术开发区,组织重读入党志愿书、重温入党誓词、重问入党初心。在红军某部旧址,大家看到,当年红军办公居住的房屋低矮灰暗,陈设极简,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作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如今,依靠政府主导的农家乐旅游项目等,驻地群众住上了楼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鲜明的对比让许多党员干部感叹,70年来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唯有不忘初心,不忘来路,勇担使命,才能把强国强军的事业推向前进。
在学史中追寻初心,在学习中查找不足。为避免学与做脱节、查与改“两张皮”,该旅倡导深入反复学、弘扬传统学、联系实际学,在专题党课中采取“一课一题”的方式,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他们还广泛开展课堂讨论,要求党员干部结合本职岗位有选择、有重点地研读新中国史,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历史规律。同时,该旅还引导大家自觉回溯历史看发展、对照先辈找差距,将学习教育和解决单位建设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同个人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把问题找准找实、根源挖深挖透,自觉把所思所悟带到推动工作中去,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武警四川总队
泸定桥头,学思践悟担使命
■吕俊飞 洪福乐
“一定认真学习革命先辈忠贞不渝、百折不挠的崇高信念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10月中旬,武警四川总队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来到“飞夺泸定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泸定桥头,滔滔江水依旧,铁索铁链依旧,鲜红的旗帜依旧。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前,总队党员干部肃立行礼。
“红军能创造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正是源于飞夺泸定桥所体现出的一往无前、一无所惜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总队领导的现场教育触动心灵。今年以来,这个总队先后下发《关于利用驻地红色资源打造强军文化的措施》等文件,将红色教育纳入主题教育,切实让革命火种在警营落地生根,让听党指挥的红色基因融入灵魂、植根血脉。
仪式结束后,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了“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瞻仰了“飞夺泸定桥”勇士雕像。面对一座座雕像、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大家时而驻足观摩,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交流讨论,共同体悟伟大长征精神的壮烈篇章,切实感受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在勇士雕像前,总队政治工作部干事龚宇久久凝视着英雄冲锋的姿态,更加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红军传人要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强军兴军的新长征路上,还有更多的‘泸定桥’等着我们去夺取!”龚宇坚定地说。
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团活学活用党史军史
赓续传统,忠诚使命勇担当
■尹兴达 赵润森
“‘9·17’战斗打响前,我们刚结束长途行军,来不及喘口气便和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一起奋战三昼夜,硬是用圆木和石头在泥水里搭建起一座坚固的木排阵地,把十余吨重的装备从泥水中推进战位……”国庆节期间,在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团“长空铁拳导弹营”组织的“忆营史、传基因、铭初心、话使命”教育活动中,耄耋之年的老党员、参战老兵周震庭正在为58名党员讲述当年击落第一架敌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的战斗经过。
作为新中国最早组建的地空导弹部队之一,“长空铁拳导弹营”南渡湘汉赣,西征青陕陇,三进粤桂滇,五出京冀蒙,为国土防空立下卓越功勋。然而该团政治工作处在调研军史学习情况时发现,个别党员虽然能记住经典战例的时间、英雄的名字,却不能深刻理解所蕴含的精神内核;虽能列出部队所取得的荣誉,却鲜有人知战斗的艰辛历程。
“首先要走进它、熟悉它,才能感受它的恢弘博大。”团党委书记吴振南介绍,为解决党员学军史出现的突出问题,他们将“长空铁拳导弹营”作为全团党员教育主阵地,收集整理出300余张史实照片、1000余页的文件资料等实物,组织流动“荣誉室”在全团巡回展出;邀请参战老兵回团宣讲,重温战斗故事,增进大家对军史的情感认同;回顾“长空铁拳导弹营”荣誉称号授称日、观看勇夺空军首届“金盾牌”奖时的比武复盘视频,培塑荣誉感;开展看红色影片、唱战斗歌曲、讲英雄故事等配合活动,用历史长河中的高光时刻激励全体党员牢记初心本色。
10月20日,该团组织新毕业干部党员在“长空铁拳导弹营”荣誉室里开展了一次特殊的党日活动,教导员李云伟讲述的一次战斗失利经历,让大家在反思报告前驻足沉思。
其实在筹建荣誉室之初,对是否将这次失利的战斗写进荣誉室,官兵曾出现过分歧,“荣誉室应该挂满荣誉,失利的战斗挂上墙不光彩”“这场战斗失利可以让一代代地导人从中收获启迪”。就这一争论,团党委拍板:失利战斗不仅要写进荣誉室,还要把当时的检讨文件放在显眼位置,把“铭记失利教训”列为党员学习军史的必修课,在反思历史中强化使命担当。新毕业干部党员王川深受触动,他说:“我们只有思想跟得上、装备学得精、技术练得硬,战时才能打得赢。”
上图:10月8日,新疆阿勒泰军分区吉木乃边防连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在“百年国门”前面对党旗庄严宣誓。
徐明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