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旅文学史(1949-2019)》(江西教育出版社)涵盖了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话剧、电影、电视剧等10个门类,并附录了260余位作家的小传和一个7万余字的“年表”,共约90万字,是当代中国军旅文学史大全,称得上是70年来军旅文学砥砺前行的见证。
记得2007年和2017年,由朱向前主编的《中国军旅文学50年》和《新世纪军旅文学10年概观》分别在京召开过研讨会,获得业内的普遍认可,认为是“用力勤、钻研深、覆盖广、内容新、标准高”的军旅文学研究著作。现在,《中国军旅文学史》的出版,应该更当得起这个评价了。首先要讲,这是主编朱向前和学术团队成员们20年来接力奋斗共同创造的成果。然而,先后那么多本书出来了,总是显露出一般评论著作少有的论辩坚实而又不失华丽的那种咄咄逼人的锋芒,我不能不就此指出,这与站在主编位置上的朱向前教授是密切相关的。一位主编的气质、学养、风格,常常决定了一部书的基本样貌。当然,朱向前在军艺文学系执教逾30年,要讲课、要备课、要编教材,治史作论,顺理成章。但这只能说是外因,朱向前主编军旅文学史的特点在我看来,基于如下三点。
一、深入骨髓的军旅生命体验。朱向前14岁初中毕业下放农村当农民,16岁从军,是从睡地铺的新兵连生活开启他的军旅人生的。因此,他对这身军装特别珍惜,对基层部队生活从连、排、班直至每一个单兵从训练、操课到饮食起居特别熟悉,对周遭的战友兄弟的身世经历、愿景梦想、喜怒哀乐特别理解。也因此,他和那些来自学院派的批评家们拉开了距离。也因此,他最早发现军门子弟和农家子弟出身的军旅作家提供的不同审美经验。前者表现出军人特有的英勇、强悍、谋略和智慧,后者表现更多的是中国乡村的传统道德激情和人格韧性力量。由此差异生发开去,进行“两类青年军旅作家的互参观照”,提出了“寻找合点”的理论命题,进而是“农家军歌”所引发的讨论。这些思考命题也或深或浅地影响了许多他的同代或晩生代作家的创作主题与走向。同时,正是由于他发自内心对这支人民军队的热爱,对军旅文学和理论批评的热爱,才有可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否则我们很难解释,为什么他能在这样一个比较受限制的研究领域中,三十几年如一日地钻研不懈、写作不懈。我在评价朱向前时用了一个词,“死心塌地”。这个词也许不大悦耳,但我以为,只有这个词才足以说明朱向前对待军旅文学研究的真实状态。
二、真枪实弹的创作实践经验。由于朱向前是从文学创作转过来搞批评的,他深知创作的甘苦,他的短篇小说创作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他的批评不仅是参照理论书籍,还可仰仗自己切身的创作经验和艺术直觉,往往更接近文学的审美本质。由于有这方面实践经验打底,他的判断眼光堪称一流,连篇累牍甚至以数万字的长篇评论,向中国文坛隆重推出莫言、周涛、朱苏进三剑客。此后如朱秀海、徐贵祥、柳建伟、陈怀国、李鸣生等人,基本上都是由他最早撰文大声疾呼,迅速引起全国性的关注。能否及时准确地发现好作家好作品并予以推介,是衡量一个批评家的基本标准。而作文学史研究,则是将这些好作家作品经典化的重要过程。首先就是要选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作家与作品,如果你选不准或者遗漏了这个时代哪怕是一两个重要作家或者三两部重要作品,你说你的观念如何正确、方法如何先进,也都是没有用的。朱向前的理论谱系可能不是多么完整完善,但是他的历史眼光值得信任,这一点做到位了,这本“70年”也就基本立在那里了。
本书不仅勾画了一幅完整的70年军旅文学宏观的历史图景,对代表性的文学现象及作家进行了集中分析,同时对一些“孤岛式”的军旅作家做出了重点评析。比如在新时期以来的长篇小说方面,既深入讨论了朱苏进、朱秀海、徐贵祥、周大新、柳建伟等典型军旅作家的创作成就,也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邓一光、都梁、麦家、刘醒龙、肖亦农等非典型军旅作家的军旅长篇小说创作;在散文方面,不仅研究了周涛、王宗仁、朱增泉等比较典型的军旅作家的创作,还前所未有地充分关注到了影响广泛的“现象级”的将军、学者的“跨文体写作”和余戈的“微观战史”写作,甚至还首次对一些将军诗人领衔的旧体诗词创作现象予以梳理、评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以王凯、西元、裴指海、王甜、朱旻鸢、董夏青青、傅逸尘等新生代作家、评论家给予了充分关注与推重。
三、强烈敏锐的历史主义意识。雷达先生生前曾不止一次口头或书面称道朱向前,说他善于从大的历史走向着眼,敏于发现某种趋势并及时给出归纳、命名与提示,我对此也深有同感。所以,朱向前的名字总是与当代军旅文学的发展进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很长一段时间,要想了解军旅文学的发展轨迹、最新态势,要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和重大创作思潮,朱向前的文章是不可不看的。他特别敏感于新的思潮与现象的变化,富于宏观性的概括力,善于全局在胸地把握军旅文学整体性的潮汐变动,用属于他自己特有的新鲜的、准确的、具象化的语汇,来描述创作的流向。这也是他区别于大多数同行的重要原因。从上世纪80年代,他提出的“两代作家在三条战线作战”“艰难行进中的农家军歌”“军旅文学面对艺术变革的挑战”,一直到本世纪的“军旅长篇小说的第四次浪潮”“警惕文学影视化的双刃剑效应”“中国传统审美经验与军队现代化进程如何接轨”“和平年代的英雄主义如何表达”“新军事变革实践的图景如何描绘”“最新军人形象如何塑造”等等,都是军旅文学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回想上世纪“前17年”,军旅文学创作堪称中国当代文学的半壁江山,但理论批评基本付之阙如。你要数点一下评论家,数到三五个就已经觉得很勉强了。直到进入新时期,情况才大有改观。我曾将创作与评论誉之为“两个车轮一起转”,共同将军旅文学推向前进。但朱向前说,评论还是一只“失衡的轮子”,这是谦辞,也是实情。真正跟创作比,评论还是明显弱势。尤其从上世纪90年代文学急剧边缘化以来,理论批评又成了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但就是在这样的低潮时期,还是诞生了《中国军旅文学史》这样厚重的大部头新著,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尽管还存在不足和缺点,我都要为它点一个大大的赞!而且,通过这样的传帮带与集体攻关,朱向前还带出了一批年轻人,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作者为著名军旅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