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兵器发展史上,鱼雷艇的出现与应用更像是一道闪电——强光耀眼、令人震撼。
作为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它的鼻祖应该为1877年英国发明的鱼雷艇,这艘鱼雷艇的名字碰巧就叫“闪电”。
尽管此后不久,奥地利、希腊、德国、意大利、日本及北欧各国都有了鱼雷艇,但鱼雷艇成名的高光时刻是在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俄方用“白头”鱼雷一举击沉排水量2000吨的土耳其炮舰。从此,鱼雷艇开始加速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鱼雷艇声名远扬。1918年,两艘意大利鱼雷艇用两枚鱼雷击沉奥匈帝国的万吨级战列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鱼雷艇在多个战场也有出色表现。
但是,随着雷达和夜视技术的快速发展,鱼雷艇隐蔽出击的作战优势日益降低。这种新变化,让自身防护能力弱、接敌速度较慢的鱼雷艇越发难以接近大型军舰。鱼雷艇开始逐渐淡出世界海军的舞台。
1959年,苏联将“冥河”式舰对舰导弹安装在拆除了鱼雷发射管的鱼雷艇上,改制成“蚊子”级的导弹艇,并将其出口到很多国家。
1969年的一场小规模海战,彻底决定了鱼雷艇向导弹艇的演变。
第三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上千吨的“埃拉特”号驱逐舰遭遇两艘埃及 “蚊子”级导弹艇。导弹艇发射了4枚导弹,其中3枚命中“埃拉特”号驱逐舰,将其击沉。
这次战斗震惊了世界,引起各国反思。这也让导弹艇在此后十余年间得以迅速发展,而鱼雷艇大量退出军事舞台。
反观鱼雷艇的发展历程,它后来大量退出军事舞台,是因为它有着先天的弊端——为发射鱼雷而生,功能相对单一。
当鱼雷的射程短期内无法取得明显突破,且不具备精确打击能力时,导弹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更远的射程、威力巨大、精确打击,这种打击效能上的明显跃升,自然会使鱼雷艇发展快速走向式微。
即使后来,随着智能化制导技术、火箭助推技术以及战斗部定向聚能爆炸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鱼雷在射程、速度及攻击精度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因为很多舰艇本身就带有发射鱼雷的功能,所以功能相对单一的鱼雷艇再也没了被大批量“生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