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主官一个半月来,我有一个新发现:走队列时,我和连长走不走在队伍前面,队伍的呼号声和脚步声是不一样的。
我们走在前面时,呼号声更响亮,队列步伐更整齐。
有了这个新发现后,我开始重新观察一日生活的其他细节。
早操前,军容风纪检查,大家发型不一,于是明确标准:男同志头发长度不超过连长,女同志发型以我为准。于是军容风纪检查后,有的同志自行修剪,有的同志请假外出理发,到了晚上,全连精神面貌都清爽了。
由于从地方大学入伍,且毕业时间较短,我的基层经历、带兵经验几乎为零,初任指导员时,深陷本领恐慌惶惶度日,工作没思路心里没底气,站在全连面前讲话声音微微颤抖,手心也浸出汗来,生怕出洋相,但还是露了怯。
第一周周末旅政委来到连队视察工作,教给我三句箴言:没有经验靠制度,没有制度靠传统,没有传统靠官兵。于是,我按部就班地照着制度来,依据条令条例来,出彩可能还很遥远,但不出错是基本底线。
于是每周二下午我固定组织条令条例学习,每周四下午固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再加上周一晚组织理论学习,周三晚和周六上午组织读书活动,许多人肯定想,完全这么去做,官兵肯定烦透了。然而事实是,习惯养成了,一切都像出操开饭一样顺理成章天经地义。让大家厌烦的不是专时专用,而是专时之外占用闲时。
有人说,28天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现在,一个半月过去了,到了固定时间点,所有人都早早到齐,写教育笔记和读书体会也从来没有拖沓遗落过。
因为在制度要求之外,我还自己加了一些料。每次条令条例学习前,我都随机提问上一次学习的内容,所以现在大家都早两分钟集合,抓紧时间翻看一下之前的笔记。还有周三晚读书分享活动,让大家准备发言,这样官兵们不仅在上个周六上午认认真真读书,而且在空闲时间也捧着书看。
和走队列相反,体能训练时,我和连长往往殿后。有体能稍差的同志跑完三千米后,上气不接下气地跟班长说:“要不是连长指导员在后面,我早就跑不动了。”这时我在心里也悄悄说:“要不是你们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我也早就想放弃了。”这是依照制度办事的另一个美妙收获,它是鞭策我加油进步的永动机,提醒我必须每天都元气满满。
夜幕沉沉,时针指向数字9,晚点名如约而至。自新编制体制运行后,点名表的第一个名字就改成了连长王淇玮,不值班的主官头一个答“到”也成了我们的规矩。气沉丹田,腹腔共鸣,一声响亮有力的“到”,奠定了晚点名的基调。接下来,一个个“到”衔接紧密、短促坚定,像呼号声和歌声一样。在我们连,是无法通过声音大小判断兵龄的,我为此感到骄傲。
有时,我甚至感到庆幸,自己如同一张白纸开启了主官经历。正因为此,我在按照制度法规抓建设的朝夕之中,努力领会着制度法规背后的逻辑,摸索着利用制度法规的方法。我想,它是航标,也是帮手,协助我们抵达目之所向,心之彼岸。
附:上任第八周周记——
基层最快乐
一天早上梳着头发,眼睛被晃了一下,仔细一看,一根头发从发根到发尾全白了,长度3cm,我不科学地掐指一算,将近两个月光景,就是初当指导员的时候开始长的。嗨,就这么毛毛躁躁的两个月,战友的退伍季到来了。
做学生的时候,总想毕业季在夏天实在是一种安慰,万物都热热闹闹的样子,让人误以为离别是小事,重逢指日可待。退伍季却科学得多,秋冬都是让人清醒,平添伤悲的季节。
这一周经历了于我而言的第一次退伍季。工作忙忙乱乱,一周内送走了四五位同志,开口喊出熟悉的名字却无人作答的时候、队伍越来越短的时候,收回目光,定一定心,才能继续工作。
有情感专家说过,一段关系中,最可贵的是一些moment,翻译过来加个形容词那就是高光时刻,或者温情时刻。
不只是一段关系,连队里也有很多让人心头颤动、深深铭记的时刻。
周二晚军人委员会活动,我向委员会推荐了《绿皮书》这部电影。播放的时候,俱乐部坐满了人,绿板凳都不够坐了。我和连长副连长原本站着看,后来干脆席地而坐。我们坐在最旁边靠墙的位置,刚好能看到大家的表情,于是昏暗的光线下,所有人忽而紧皱眉头忽而轻轻叹气,一会儿笑得前仰后合,一会儿同时红了眼眶,这种共感加紧了彼此的联结,至少在这一时刻。影片结尾,两个主角拥抱在一起,融融暖意在我们每个人心里荡漾开来。这着实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面临毕业分配时,同学之间整日探讨机关和基层,在对部队模糊的认识中仔细分辨这两者的不同,每个人都想去机关、大机关,而在基层待过的前辈都说,那是自己最快乐的日子。彼时我们当然不信,暗想快乐这个形容词过于不切实际。
如今我在基层,和分配到机关工作的同学们聊天时,大家非常好奇当连队指导员是什么感觉,我一时难以回答,竟也说出:“每天都很快乐。”此时此刻,也早把那根白头发忘到九霄云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