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人家庭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完美”军哥的缺憾


■孔昭凤

因为文字,我与海军军官宏韬相识,他与我的儿子年纪相仿。2017年5月,我们的文章在《解放军报》“军人家庭”同版刊发;同年7月,我们的文章在《军嫂》杂志同一期发表。交流后才发现,我们不仅同为辽宁老乡,他还曾在我工作过的陆军特战学院在职培训了一年,是正宗的战友加校友。

我们在广州首次见面之后,逐渐有了更多交流。戎装在身时,他是英俊威武的军人;周末换上便装,又变成了“时尚潮男”。每年休假,宏韬会陪母亲外出旅行一次,他为母亲拍摄的照片还做了某杂志的封面。比武、演讲、摄影,他样样出类拔萃,我好奇怎么会有这样完美的人。

2018年,我的一篇文章需要配一幅实物图,不会拍照的我向宏韬求助。他接到我的电话时爽朗地笑道:“您是‘千里眼’吗?我已经出差在外两个月了,这才刚出广州站就接到您的电话。我存好行李,马上去找您。”一个小时后,他不顾旅途的疲惫来到我家,进门就对光、构图、拍照……最后见报的那张照片,是从他用了一个半小时拍的几十张照片中选取的一张。

其实,那天拍照进展并不顺利。期间,宏韬曾十余次接到他父亲的电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他父亲因违章停车,被交警抄牌拖车,于是便求助宏韬出面找人解决。我也是一个兵妈妈,为了孩子能安心驻守营院,家里的事我对孩子历来报喜不报忧,可宏韬的父亲却把军人儿子当成了无所不能的靠山。

可是,宏韬在接电话时不气、不恼,一遍又一遍地给父亲普及交通规则和法律常识,反复建议父亲带足钱去相关部门接受处罚。电话那头的父亲对宏韬的规劝很不满,没完没了地责备、埋怨。宏韬则不厌其烦地予以解释和安抚。拍摄结束后,宏韬无奈地对我说:“我身边的许多战友,可以从父亲那里得到父爱,可我儿时最大的愿望,就是父亲不再跟母亲吵架。当他们吵散以后,我又期盼他别再惹事。可是,他一直状况百出,每做错一件事,我都要花费很多精力去解决。”

那一刻,我看到了这个大男孩生命里的缺憾。不是每个家庭都幸福温馨,也不是每对父母都是尽善尽美。宏韬看出了我的担心,他耸耸肩安慰我:“我爸爸做事儿‘不靠谱’……但还好把我生得这么英俊帅气!”宏韬的豁达与乐观令我敬佩。从那天起,我实实在在地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去疼爱。当他走出我家的那一刹那,我很想张开臂膀给他一个母亲的拥抱,却觉得自己的胸怀实在不够宽广,不足以拥住高大伟岸的他。

他走后,我在电话里安慰他。他回我:“和父亲相处,是我人生的必选题,我必须逐一认真作答。无法回避,无处躲闪,不能推诿,不能摒弃……因为我是爸爸唯一的孩子。”

宏韬告诉我,他特别感谢母亲给他的正确指引,让他在青春的好时光里走进海军特战队淬火成钢。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战友们给予了他如父如兄的温情,弥补了他成长中缺失的父爱。如今的他,不仅想在强军路上做一个砥砺前行的追梦者,还要让自己足够强大到可以给未来妻儿一个幸福温馨的家。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