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祖国没有忘记

——两枚纪念章背后的赤子初心


■刘小渡

作者父母年轻时的合影

奖章是荣誉的象征,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颁发各类奖章、勋章、纪念章,是人民军队对在作战、训练、执勤和科研等军队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一种重要的奖励形式。一枚枚奖章、勋章、纪念章,沉淀着历史的重量,镌刻着卓越的功勋,承载着无上的崇敬,寄托着深切的怀念。

从即日起,本版开设“纪念章背后的故事”专栏,通过老兵及其家人、战友的讲述,以及部队各单位史馆中的记载,去回顾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见证一幕幕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敬请关注。——编者按

9月26日,母亲在家乡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病房里,获得一枚由她离休时所在单位领导代领的,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母亲手捧纪念章热泪盈眶,嘴里连连念叨:“祖国没有忘记,没有忘记我们老战士呀!”

2015年1月,“9·3”胜利日大阅兵组委会为父亲寄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那一天,母亲兴奋地在电话里和我讲了一个多小时,反反复复说着这件喜事,不断念叨着父亲在抗战时打仗英勇、立过大功的往事。她说,那是一枚自豪的、不朽的勋章。

我生长在军人之家,爸爸妈妈、公公婆婆、哥哥嫂嫂都是军人或者转业军人,我和丈夫更是一辈子的职业军人。我的父母跟着共产党投身革命、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他们激情燃烧的岁月、无私奉献的青春、朴实高尚的人品和两袖清风的品德,是我们一辈子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在共和国诞生前,妈妈是出生在富贵人家的大小姐。1949年她在南京金陵大学读大一,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直抵总统府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外围组织的进步青年,她毫不犹豫地参加了解放军,成为一名教员,跟随部队“宜将剩勇追穷寇”。同时,母亲认识了来自贫瘠的河北平原的穷苦农民的儿子——我的父亲,并深深地爱上了他。

上世纪50年代末他们结婚时,父亲把母亲带回了老家。据说,当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贫穷的村民把舍不得吃的白面拿了出来,全部挤到爷爷奶奶那两间破旧不堪的房子里,热炕上坐满了大叔大婶,孩子们扒着窗户往里看新媳妇,里里外外,水泄不通。大婶们摸着母亲的一身“列宁服”军装和黝黑闪亮的大辫子,说这是天上掉下来的仙女吧,咋会这么好看哩?

为了照一张父母回家结婚的全家福照片,据说爷爷咬咬牙,把家里仅有的买盐的钱拿了出来,从县里请来照相馆的摄影师照了相。母亲站在最后一排的左边,父亲站在最后一排的右边。母亲经常给我们看这张照片,告诉我们这是老奶奶,这是爷爷、奶奶,这是大伯、大娘等等。她说,这里才是你们的老家,是生养你们父亲的土地,是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的家乡和亲人。

这么多年来,父母对家乡亲人生活上的关照一直未曾间断。父亲离休后是湖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理事,他和母亲身体力行资助老区孩子上大学。究竟资助了多少孩子,他们从没跟我们说过。

有一年我探亲回家时,家中突然来了3名“不速之客”,一位母亲带着她的一对龙凤胎儿女,拎着鸡鸭鱼蛋,提着新鲜蔬菜,来找“刘爷爷”和“刘奶奶”。刚好父母不在家,我接待了3位客人。那位妇女说,他们来自大别山老区,2008年她丈夫因病离世,两个孩子上高一,家里一下子失去经济来源,孩子都面临辍学。正在这时,湖北省关工委传来消息,说有一位曾经在大别山区打游击的老八路和他的妻子提出资助两个孩子上学。两年后,两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双双考上了武汉市江汉大学,母子三人抱在一起又哭又笑。喜的是,深山沟里双胞胎兄妹双双接到入学通知书,在全县都是新闻;忧的是,一个孩子一个学期的学费就是3000元,可家里除了种地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母子三人一夜未眠,默默流泪。当清晨的阳光照进破旧的草坯房时,他们收到湖北省关工委转寄来的署名为两位老战士的来信,信中说两个孩子4年的大学学费仍由他们来资助,钱款已寄给学校,让两个孩子迅速到江汉大学报到。

这两位老战士就是我的父亲母亲。在和3位客人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双胞胎哥哥名叫熊之,妹妹叫熊甚。如今,两名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熊之在湖北省荆门市一家公司当会计,熊甚在武汉市一家食品公司做销售。父母的资助,他们一辈子铭记在心。

如今,两枚纪念章都端放在父亲的遗像前。年迈的母亲走过来,笑笑;走过去,又笑笑。如果父亲在天有灵,也一定在笑。

祖国,在父母的心中是一种深深的依存,是血缘是羁绊;爱国,在父母的心中是一种根植于心的自觉,是忧患的担当和幸福的分享;战士,在父母心中是一份永远的职责,是一份专属于军人的荣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