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当好新时代“红军工作队”

——江西省赣州军分区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记事


■郭冬明  李  超

江西赣州是中央苏区所在地,孕育出了伟大的苏区精神。

硝烟散去,由于受自然和历史等客观因素影响,赣南曾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没有当年苏区人民的牺牲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还有不少老区人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投身脱贫攻坚战场,是红土地子弟兵的政治责任。”像当年的红军工作队那样,赣州军分区官兵走进贫困村、走进老乡家,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过上好日子,用实际行动绘就了一幅爱民为民的动人画卷——2015年以来,赣州军分区先后安排19名干部职工驻村帮扶,协调帮扶资金4000多万元,落实帮扶项目120余个,帮助18个贫困村、1043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

近日,笔者来到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见到驻村第一书记、于都县人武部职工邹福彬时,他正在本子上记录当天的帮扶情况。“我的记性不好,只好随身带个笔记本,把村里的大情小事都记在本子上。”邹福彬说,这样一本“民情日记”,正是他们为民服务的“统筹表”。

今年5月初,邹福彬来到贫困户钟石秀家走访,发现她家房屋外的供电线严重下垂,一旦被过往车辆撞断很可能造成严重事故。邹福彬立即协调乡供电所加固维修,排除了安全隐患。像这样的小事,仅2018年,邹福彬就记载了62件。“邹书记把我们的冷暖都记在本子上,放在心里面。”钟石秀激动地说,“看到迷彩服,就像看到了当年的红军。”

一直没有离开的“红军”,在赣南大地随处可见。在赣州军分区,笔者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为强化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兴国县人武部帮助茶园乡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7400亩油茶、红薯、食用菌等基地,仅红薯种植一项就让21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大余县人武部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协调帮扶资金800多万元,完成了5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帮助13户贫困户搬进了新家……

“我们不仅要让老区人民脱贫,还要带领他们一起和全国人民奔小康。”这是赣州军分区党委作出的承诺。为此,他们研究出台了《赣州军分区助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方案》,确定扶贫项目、实施内容、帮扶计划,确保项目规划、资金落实、扶贫效果到村到户。不仅如此,他们还协调驻军开展“集团帮扶”。在驻赣州市部队的帮扶下,安远县槎江乡槎江村农民崔东生建起了油茶基地。“仅这块油茶基地,我一年就能增收4万元,而且从今年开始每年都会持续增收,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崔东生高兴地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