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作为对美国“极限施压”的回应,伊朗在核技术层面的一系列动作,让协议存续岌岌可危——

伊核协议前景几何


■张 丹

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声明说,伊朗已在纳坦兹安装了新的离心机,可用于更快、更有效的铀浓缩活动。作为对美国“极限施压”的回应,这已是伊朗第三阶段中止履行伊核协议的措施,伊朗在核技术层面的一系列动作,让伊核协议的存续岌岌可危。

今年5月以来,美国对伊朗“极限施压”不断升级,对伊朗石油出口实施“零豁免”封锁,两次增兵中东应对所谓“伊朗威胁”,并出台多轮制裁打击伊朗武装力量及航运……伊朗方面也不甘示弱,不仅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甚至还击落了一架美军无人机。

美国对于制裁伊朗的偏执,其症结并不在于伊朗是否遵守伊核协议,也不是指控伊方利用协议带来“利益”,美国的真正目的是维护其在中东事务中的主导地位。美国曾多次要求就伊朗问题重新进行谈判,并对伊朗作出一系列并非包含在“核活动”范畴内的要求,例如停止对叙利亚的“军事顾问”支持、解散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民兵等等,全面削弱伊朗的地区影响力、保证其在中东霸权地位的意图十分明显。

根据伊核协议,伊朗同意限制发展其核武器计划,其初衷是以此换取西方国家放松对其的制裁。但是,美国的“退群”和一系列严厉制裁措施的实施,使协议中伊朗免受制裁的规定无从谈起。如今对于伊朗来说,若不能通过协议换取应得的利益,那这份协议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此外,在伊核协议的其他参与方看来,维护伊核协议是必然选择,但能否挽救这一协议尚属未知。俄法两国近期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时也达成共识,表示双方将继续在保留伊核协议方面进行合作,并认为“这一协议没有可靠的替代方案”。

一直以来,欧洲各国因担心其在伊朗的经济利益受损以及中东核军备竞赛等问题的产生,始终呼吁各方回到伊核协议框架中来。一方面敦促伊方继续遵从约定,一方面希望美方“松绑”制裁,为协议留下转圜空间。话虽如此,但在美国“长臂管辖”的威胁下,欧盟眼下却是有心无力,对伊朗更多只是口头安抚,而缺乏有效支持手段,若仅靠“模糊承诺”和“伪善呼吁”,必然会招致伊朗不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伊朗接连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的措施,但其始终强调这一过程“可逆”和留在伊核协议框架内的意愿,伊核协议能否存续还要看各方如何选择。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