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长征沿线15个省(区)占相当大比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扶贫攻坚主战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大力支援长征沿线地区脱贫攻坚,把精准扶贫当作一次“新的长征”,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山水有情,见证着子弟兵的特殊贡献。这里记录的,只是一些片段。
大别山、夹金山、宝塔山
山上旧貌换新颜
2019年5月初,陕西省人民政府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脱贫摘帽,标志着延安市整体脱贫。
自2016年起,延安军分区先后组织官兵进村入户,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确定了“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一人一方”的帮扶思路。延安军分区帮扶的21个贫困村,致富带头人中退役军人占比近三分之一。
在大别山深处的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村,村头一座红星大门,上书“革命老区 红军摇篮 长征出发地”字样。92岁的退休老支书王传伟说,经子弟兵帮扶,这里被纳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的大别山鄂豫皖红色旅游区,村民贫困发生率已控制在0.74%以下。
同样靠红色旅游富起来的,还有夹金山下的藏乡——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乡党委书记岳国锐介绍,仅嘎日村就有不同档次藏家乐近50家,村民人均实现旅游年增收5000元。
于都河、赤水河、大渡河
河里流淌幸福泉
对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县而言,于都油茶在脱贫路上持续发力,子弟兵功不可没。县人武部积极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紧紧围绕蔬菜农业这一首位产业,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打造富硒蔬菜品牌,做强农业经济;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农民收益,切实让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在“英雄河”赤水河流淌所经之地的贵州省赤水市脱贫战场上,市人武部官兵贡献巨大:相继帮助12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走出大山圆了大学梦、军旅梦,为6个村启动安全饮水工程建设,8000余群众直接受益。
去年8月,泸定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四川省第二批和甘孜藏族自治州首个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县,为全州脱贫奔小康积累了“泸定经验”。“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有子弟兵大力援建,雅安至泸定高速公路的开通运行,结束了甘孜藏区无高速公路的历史,泸定与成都也实现了2.5小时经济圈交通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