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色列同黎巴嫩真主党的武装冲突再掀波澜。
9月3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称发现一处真主党在黎巴嫩的精确制导导弹生产基地。此前,黎巴嫩真主党向以色列边境的一处军事基地发射数枚反坦克导弹,以军随后发射炮弹进行猛烈还击。
从以军无人机日前频繁“造访”黎领空进行侦察或空袭,到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警告称“以色列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以黎关系骤然紧张。而近来双方的激烈交火,使以黎打破数年的平静,再度陷入周期性冲突。
从战术层面看,以军此次借机轰炸真主党的目标,开创了一种新“挑衅模式”,即运用无人机进行抵近侦察甚至轰炸破坏,将敌人逼入“两难困境”——忍,不仅后患无穷,永无宁日,还会被下属和民众视为软弱;不忍,还击,打的是无人机,不会给对手造成实质性伤害,并留下口实。此次真主党的报复性打击,尽管打击了以境内目标,但确实没有给以色列造成重大伤害,相反却被对手抓住机会,将数百枚炮弹和炸弹倾泻在此前早已定位的目标上。
从战略层面看,以色列是在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消除来自真主党方向的威胁,特别是伊朗在黎南部的军事存在。据外媒报道,长期以来,伊朗不断在以周边投棋布子,安插“影子斗士”——加沙的哈马斯在南,黎真主党和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在北,南北夹击,最近还加上了远在伊拉克的什叶派民兵武装从东方遥相呼应。这几个武装实体,虽然同以色列实力悬殊,但大都在其卧榻之旁,如果伊朗秘密成功部署一些近程导弹,还是能够对以色列腹地产生足够威慑。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也不可能平均用力,而是有所侧重。南部的加沙被以色列封锁得太死,很难运进一些有价值的武器装备;东部的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又太远,还容易引发同亲美的伊政府的纠纷;北边的叙利亚近来已被以色列列入“重点打击名单”。
相形之下,真主党掌控的黎巴嫩南部则要理想得多。真主党已经在事实上获得了黎南地区的控制权,俨然成了黎政府默许的“国中之国”。加之其自2006年以来战乱较少,仅在2015年同以色列有过一次小规模的冲突,由此成为伊朗的“重点经营地区”。当然,黎南部也并非那么完美。毕竟,真主党有了固定的根据地,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有固定的税源、兵源,便于开展长期经营,如建造兵工厂和政府基础设施等。但“包袱”也随之而来,这些设施为敌人的报复提供了明显目标,即通常所说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从而在主动袭击时比以往多了许多顾忌。
对此,以色列自然心知肚明,也开始有意识地加强对真主党目标的侦察和打击。以色列的无人机、卫星,还有无处不在的摩萨德(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时刻在搜寻值得打击的目标,并列出清单,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将其消除,减少对己方的威胁。此次对黎巴嫩目标的打击,可视为其增强北部安全的举措之一。
可以说,从以色列建国以后,其周边地区就好比是一个不定时爆发的“活火山”,时刻都在积累仇恨。与此同时,有关各方也在积累军火。当仇恨和军火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各方便爆发冲突,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积累。这样的“活火山”反复喷发何日是个尽头?大概只有等到各方都深刻认识到,靠武力是打不出一个结果时,才会真心诚意地坐下来,谈谈如何和平相处,就像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达成“戴维营协议”一样。然而,从目前看,中东的和平之路注定漫长而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