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快乐广角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战神锣鼓队


■王晨光 石洋俊

初秋时节,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一场文化创演中,一支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锣鼓队登上舞台。鼓手们挥动臂膀,擂响大鼓,粗犷的吼声伴着铿锵的鼓点,带来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太行山脚到西北大漠,这支“战神锣鼓队”一直随队行军。泥泞瓦砾当舞台,尘土硝烟作帷幕,他们为战友们奉上一场场精彩演出,鼓舞着兵心士气。

2009年入伍的申鹏,是锣鼓队“资深”鼓手。10年来,他与连队战友共同见证着“战神锣鼓队”的成长壮大。走进申鹏所在的“英雄山炮连”,一幅幅“战神锣鼓队”表演的照片映入眼帘。队员们十年如一日,以质朴的表演,不断滋润着战友的心田。

“每次敲响锣鼓,如同在组织一次冲锋,想要战胜敌人,先得拿出这股子气势!”申鹏用力挥起手中的鼓槌说。“战神锣鼓队”的照片之上,是连训“刺刀见红、威震敌胆”八个熠熠生辉的大字。岁月峥嵘,30余次血与火的洗礼铸就了“英雄山炮连”的丰碑;战鼓铮铮,英雄血脉在这支队伍里代代传承。连队精神凝聚起铁一般的斗志,不断滋养着锣鼓队成长。

“最初全连只有4面小鼓,要组建一支成形的锣鼓队在当时饱受质疑。”时任“英雄山炮连”一排长的乔刚回想起锣鼓队组建之初感慨道。压力面前,乔刚毅然拿起了鼓槌。“当时很多人想放弃,我就找到他们一一挽留。”作为锣鼓队核心,乔刚的真诚打动了战友们。

随后,他们请来地方上的音乐老师,从最简单的鼓谱教起,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锣鼓队成立的第二年,乔刚和队员们报名参加了该旅组织的群众性文化大比武。“战神锣鼓队”一上场,雄浑的鼓声伴着响亮的呐喊声,带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队员们迸发张力的表演,震撼了全场。“战神锣鼓队”凭借绝对优势一举夺魁。

都说“战友更懂兵心”,怎么让手里的锣鼓与官兵内心产生共鸣,乔刚和队员们有自己的答案。

“老兵们即将返乡,今年为送老兵,我们特别准备了‘压轴戏’《五朵金花》。”老队长乔刚与刚上任的连队指导员郭登辉交流着。

队员们围成五个大型圆圈,圆圈的中央是由四人抬起的一面巨型大鼓,大鼓之上有一名背着小鼓的独舞队员。随着鼓声韵律,独舞的鼓手要在摇晃的大鼓上,摆出各种“冲杀”姿态。

“这个表演保持平衡很难的,排练时经常有队员摔下来。但从来没有人叫苦喊累,大家跌倒了就爬起来接着练,直到完全掌握平衡感。”四级军士长孙朝飞介绍说。

10年来,队员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共同奏响的“战神锣鼓”在战友们心中始终响亮。许多队员已从当年的新兵走上了班长、骨干的岗位,也从鼓队队员变成了鼓队的教练员,培养起刚入队的新战士。“战神锣鼓队”不仅是一支文艺表演队,也是传承“英雄山炮连”精神的文化名片。

每逢老兵退伍之时,连队里再坚强的汉子也会被这鼓声敲入心坎。鼓声伴随着青春军旅,奏出的是革命军人的难忘回忆。老兵彭勃说:“长队相送,当年我在鼓声中踏进军营,而今又将在这鼓声中迈出营门。这战鼓声,让我回想起了与战友们在一起训练生活的日子……”

上图:“战神锣鼓队”部分队员正在进行表演彩排。

崔龙兵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