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军工世界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最好的产品,永远是下一个


■陈 卓 孟泽龙 本报特约记者 张石水

在瑞典国际航空论坛上,一架由瑞典萨博防务公司研发的JAS-39“鹰狮”战斗机进行展出,吸引了多国军事与民用航空领域专家的关注。 新华社发

今年,联合国《2019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出炉,瑞典排名高居世界第七。高工资、高福利的北欧小国瑞典,人口仅1000多万,总面积不到45万平方公里,却拥有涵盖海陆空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着实令人赞叹。

与多个国家隔海相望,瑞典国内拥有博福斯、萨博、西尔塞斯、爱立信等一批世界知名军工企业。“鹰狮”战斗机、“爱立眼”预警机、“弓箭手”自行火炮、维斯比级隐身护卫舰、S型主战坦克……这些被打上“顶级产品”标签的武器装备,更是瑞典军事工业强而有力的佐证。

在大国角力的“夹缝”中,瑞典为何能屡屡独善其身?品种繁多、性能卓越的爆款产品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成功秘诀?本期“军工T型台”,我们带您一探究竟。

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获得军贸市场的主动权

“为了瑞典,与时俱进。”这是瑞典王室的一句经典格言。身处北欧一隅的瑞典,一年大多数时间与极寒天气作斗争,瑞典人的骨子里就透着顽强的战斗气息。他们很清楚,只有以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国防实力作保障,才能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实现“武装中立,小国图强”。

早在17世纪爆发的三十年战争中,被誉为“现代战争之父”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通过一系列军事改革,使瑞典一度跻身于欧洲列强,军事实力远超中欧和东欧各国。瑞典军队以灵活运用野战炮兵称雄波罗的海,奠定了瑞典此后近百年的北欧霸主地位。从那时起,瑞典军工产业便有了雏形,也为军工产业发展腾飞孕育了“温床”。

瑞典军工最初以炸药、火炮、精密设备闻名世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炸药之父”诺贝尔于1894年收购的大炮生产商——博福斯公司。该公司后来在二战期间烜赫一时,其生产的40毫米防空炮是世界各国海军舰艇上的防空火力标配,“瑞典造”更成为军贸市场的抢手货,总产量达到50000门以上。时至今日,美国的AC-130攻击机依然装备着该型火炮。

自1939年德国发明了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喷气战斗机便成了二战时期英德对决的重要武器。作为当时瑞典军工的龙头企业,瑞典萨博防务集团敏锐地意识到:喷气发动机将是未来战斗机的主要动力,是研制现代战斗机的基础。但在当时,拥有喷气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他们将该项技术视为“最高机密”,不向外界透漏一丝一毫。

在此情况下,萨博集团却下定决心要从零开始研发喷气发动机。为了专注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制,瑞典政府也不断加大对军工产业的投入,并鼓励民间自主创新。1945年,由瑞典自主研发的J-21R喷气机应运而生,这一成果让瑞典人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获得军贸市场的主动权。

“掌握核心技术,竞争才有底气。”科技创新是一场不进则退的逆水行舟,企业只有秉承信念努力地“向前冲”,才能在强敌如云的国际军贸市场中“杀”出重围。这也启示我们: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产业变革中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打造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爆款产品。

对创新的鼓励、失败的宽容,才能最大程度释放创新活力

诺贝尔曾说过:“只要我的一千个想法中有一个被证明是好的,我就很满意了。”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瑞典,创新活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

被誉为“创新之国”的瑞典人口仅1000多万,却坐拥爱立信、沃尔沃、ABB等大批全球知名的创新企业。数据显示,瑞典人均发表科技论文数、人均拥有跨国公司数量、人均发明专利数量均名列全球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瑞典位居世界第三。

在瑞典,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长期保持在GDP的3%以上,这种高额投入远高于美国、英国等国家。此外,对于企业在创新中遇到的失败,瑞典一直持包容的态度。2017年,世界上第一家“失败博物馆”在瑞典诞生,收录了约70个企业创新失败的案例,其中就包括军工“百年老店”博福斯公司。瑞典人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旨在说明一个道理:“创新需要失败。”

冷战时期,瑞典在国防物资供应方面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国内军工产品基本可以满足本国国防需要。冷战结束后,瑞典军队现役人数骤减至冷战时期的三分之一,国防预算急剧减少,瑞典军工产业面临巨大考验。

不破不立。随后,瑞典在军工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对国防部所属机构和企业进行调整,将武器研制的绝大部分工作交由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只要能满足国防部对武器系统性能和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就会被采纳。这一经营模式不但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更解开了瑞典军工产业的“思想枷锁”,这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破冰之举。

登高望远才能目光灼灼。冷战结束后,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瑞典敏锐地感知到信息时代的浪潮已悄然来临。自1989年以来,瑞典武装力量和国防工业所进行的大部分改革,都来自政府所制订的防务计划——《2000年国会防务改革》,该计划重点由传统基于平台的防务转向未来基于网络的防务。网络防务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将不同的军事职能,如决策、信息系统和武器系统连接在单一的网络中。通过这张网,指挥员可以及时掌握战场态势,快速下达决策指令,指挥前方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行动措施。如今,网络防务已成为瑞典战略防务计划的核心,引领着瑞典武装力量改革不断深入。

很多时候,以全新的思维理念大胆探索,往往能另辟蹊径解决问题。军事工业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要想造出“高人一筹”的武器装备,企业就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回顾瑞典军工的发展之路,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对创新的鼓励、失败的包容,才最大程度释放了创新活力,成就了北欧小国的强大军工。

走出“舒适圈”,主动求变才能拓宽能力边界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著名作家斯宾塞·约翰逊曾说过:“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中立200多年的瑞典始终铭记:永远不能躺在“舒适圈”里墨守成规,只有主动求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

冷战结束后,瑞典不断下调国防经费,国内军贸市场随之收紧,面对武器装备订单急剧减少的现状,即便是军工巨头萨博集团,也不得不进行裁员,新型装备研发日趋缓慢。

屋漏偏逢连夜雨。造船工业又因预算减少、订单缺乏而屡受打击,瑞典最大的考库姆造船公司开始连年亏损,靠着政府的长期扶持才得以生存下来。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挫折过后一蹶不振。面对困境,瑞典政府通过外交手段不断寻求国际间的军事合作,拓宽国际军贸市场,推动国内优秀企业走出去,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来。

变革要有巨大的勇气,更需“十年磨一剑”的毅力。瑞典将近30年的蛰伏,终于换来了军工产业的再次腾飞。有统计显示,瑞典2018年武器出口额高达114亿瑞典克朗。历史上,瑞典曾经跻身为世界第五大军火出口国。哈格隆德公司生产的装甲车99%用于出口,火炮系统、电子战系统、装甲车、隐形舰艇、空中雷达、红外系统、导弹系统以及战斗机等军工产品也成为世界军贸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用这句话来形容瑞典军工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关系再恰当不过。瑞典军工企业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研发计划,先后与法国合作研发“神经元”无人攻击机,与巴西合作研发“爱立眼”预警机,与欧洲多国合作研制“流星”导弹,与美国合作“神剑”智能炮弹,与德国合作“金牛座”导弹……一批批印有瑞典“logo”的军工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在残酷的军贸市场竞争中,只有过硬的产品、先进的技术,才能赢得对手的尊重、买方的认可。瑞典军工通过自身努力,赢得了全世界的“好口碑”。一飞即冲天,萨博集团“鹰狮”战斗机的高效能低价位,成为当今世界最受关注、最畅销的战斗机之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鹰狮”战斗机集战斗、攻击、侦察功能于一体,既能在普通高速公路起降,又可以实现全高度超音速作战,加油、装弹过程不超过10分钟,仅有“雷”式战斗机重量的一半,却能携带同量的武器,可以说是同级别战斗机中的“翘楚”。萨博集团旗下的考库姆造船公司,对哥特兰级AIP潜艇进行改进,在柴电动力装置的基础上,加装了一套斯特林AIP系统,该系统作为辅助动力装置使潜艇的潜航时间增加到2-3周,航程达数千海里,实现了先进技术与高效低耗的完美融合。

“最好的产品,永远是下一个。”当“鹰狮”战斗机、哥特兰级AIP潜艇、维斯比级隐身战舰等瑞典军工产品让世界为之惊艳时,瑞典人从未在现有的成就中孤芳自赏,而是始终心存忧患、着眼未来,在不断变革与探索中拓宽能力的边界。

版式设计:崔功荣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