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临近,各地学校纷纷迎来“开学季”,重返校园的学子成为这个季节最靓丽的青春音符。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实现“养成人格之事业”,“开学第一课”尤为重要。
纵观古今,凡成大事者必志向高远,笃行至强。周恩来在12岁时便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了“何以为学”这个问题,表达了他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夫志,气之帅也。”对一个人而言,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宰相之杰”张居正写下“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躬身改革、不计毁誉;民族英雄林则徐树立救国为民的高远志向,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等历史事件中,始终做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通过讲述立志的“第一课”,让青年人尽早明确人生奋斗方向和目的,才能避免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不被错误思潮误导,不被低级趣味诱惑。
立志易,笃行难。通往成功的道路没有捷径,唯有不断前行。最好的奋斗课,不单单在书本上。在艰苦奋斗的长征路上、在贯通古今的博物馆内、在孵化奇迹的创业园中……近年来,我们的大国重器不断刷新着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从浩瀚星空到深邃海底,“墨子号”“天宫二号”“蛟龙号”,中国的科技成就一次次惊艳全球;大飞机、“复兴号”,一项项重大工程挺起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脊梁。通过讲述奋斗的“第一课”,让青年人坚定为志向前行的信心,让他们明白“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行百里者半九十,世上从不缺少伟大的志向,缺少的是初心不改、勠力前行的行动与勇气。1961年,苏联“沙皇”氢弹试爆成功。至此,美苏两个 “超级大国”都拥有了氢弹,而当时在氢弹研究方面中国可谓是零基础,面对“刀悬头上”的核威胁,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临危受命开始从事氢弹研究。他带领团队白手起家,埋头研究,创造了中国人独立研制出氢弹的传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众所周知的 “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个小时的努力,那不妨就以此为标尺,去丈量与目标之间的距离。通过讲述恒心的“第一课”,让青年人持之以恒、不忘初心,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对青年人提出殷切期望。我们不妨从“第一课”开始,让立志笃行成为年轻一代的标配,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