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今天,思政课如何从我军文献中汲取营养


■徐 彬 本报特约通讯员 仲崇岭

参加重大演训活动前,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组织官兵举行出征宣誓仪式,激发官兵斗志。仇成梁摄

习主席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如何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在不少基层部队,这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老大难”,又是一个随时而变的“新挑战”。

回望历史,我军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我军的政治优势和“看家本领”。那么,今天的思政课应从历史中汲取怎样的营养?

“习主席关于思政课重要论述,和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荣传统一脉相承。”全军优秀“四会”政治教员、第80集团军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王冲平时喜欢看党史军史,他向记者透露,正是从历史文献中,他找到了不少上好思政课的“钥匙”。

只有“接地气”才能壮士气

“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说话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

这是一件引人深思的事。

3年前的一天,王冲到一个连队检查教育开展情况。当他问值勤哨兵“上次教育课讲的是什么内容”时,哨兵一脸茫然地回答:“政治理论课。”

“具体讲的是什么?”王冲追问。

“就是……就是政治理论。”听到这名哨兵的回答,站在一旁的连队指导员满脸通红。尽管那名哨兵没有回答上来,可他的一句感慨却让王冲感到警醒:“不是我不想学,有时参加教育真是一种煎熬!”

哨兵的这句话,不断在王冲脑海中萦绕。在他看来,哨兵的感慨也许有些偏激,却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接地气”不够、联系实际不紧的现实问题。

那段时间,王冲的目光被90年前我军的一次重要会议深深吸引着。

当时,面对红四军党内单纯军事观点、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挑战,古田会议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一整套教育理念、对策和措施:归纳提出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说话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等著名的十大教授法;明确了士兵政治训练的19项学习材料和上政治课、早晚点名说话等6种教育方法……开创了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先河。

历史昭示当下,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接地气不够、联系实际不紧”这一现实困境,必须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想方设法发现官兵的真实思想问题。

何为“接地气”?王冲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认为,“接地气”就是教育者要时刻关注教育对象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用什么方法去“接地气”?就是教育者要说大家能听明白的话,讲通俗易懂的理。

从现实情况来看,有的政治工作者搞教育忽视调查研究,人为设置问题,喜欢用“天边”的事来教育“身边”的人,说兵言兵语少,念官兵不需要的“经”。不少基层官兵反映,不是不想上教育课,而是自己最想知道、最关注的问题,在课堂上找不到答案。

王冲当指导员时,连队有个湖南籍的兵叫于大海。一天晚上,于大海得知父母被不法分子殴打的消息,心里怒浪翻腾,决意找个借口休假,狠狠地去报复不法分子。

然而,就在于大海想要敲开连队干部的门请假时,脑海中突然闪过指导员的一句话:“千金难买三思后行,万金难买回头一望。”正是因为这句话,那天于大海果断放弃了回家报仇的念头。后来通过法律途径,不法分子受到了应有处罚。

尽管王冲早已记不清那次课是什么时间上的,但这句话却在关键时刻让一名战士保持头脑冷静,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通过这件事,王冲深受启发:从三尺讲台到官兵心坎,要想跨过这道坎,必须树立一种理念——教育不仅仅是灌输,更是唤醒、是点燃。

纵观历史,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从“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正是这些最通俗的语言、最“接地气”的口号,点燃了群众的热情、鼓舞了官兵的士气,带领大家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抓住人心

“教的人不管被教的人懂不懂,只管教下去,为的是要‘完成计划’。学的人也就只得把听课当作一种负担,当作一门差事”

5年前,王冲刚到某团担任政治处主任不久,上级领导来检查调研。座谈中,一位指导员介绍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时说,有一个战士家里遇到了困难,他教育这名战士要正确对待困难,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听到这里,那位领导打断了他的话:“教育不是引导官兵放弃自己的利益,而是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和维护自己的利益。教育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几年过去了,那位领导的话仍不断在王冲的耳畔回响。他在反思中感悟到,教育必须从解决官兵现实问题出发,这样才能拉近教育者与官兵的距离,和官兵思想“连上线、对准焦”。

那位领导走后,王冲到一个连队了解教育情况。入伍不到一年的大学生士兵梁振伟用“深似海、大如天、空如烟”这3个词总结自己上政治教育课的感受,他说:“一听到那些抽象的概念、烧脑的表述,脑袋就成了一团糨糊。”

梁振伟读本科时被保送研究生。携笔从戎后,尽管训练任务很重,可他还是经常利用点滴时间看书学习。在战友们眼中,他博学多才,无论学什么都特别快。可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高学历战士,仍对政治教育课提不起兴趣。

“我们教的东西与战士们需要的东西,有些是不相符合的……教的人不管被教的人懂不懂,只管教下去,为的是要‘完成计划’。学的人也就只得把听课当作一种负担,当作一门差事。”一次“指导员活动日”,王冲引用了1944年《谭政报告》中的这段话,让大家深受触动。王冲分析认为,一些单位的教育课堂之所以留不住官兵的心,就是因为没有针对性。

什么是针对性?越是学习历史文献,王冲越是体会到,战争年代之所以教育效果好,除了教育的形式朴实外,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教育的内容不脱离实际。历史实践证明,如果政治教育针对性很强,与官兵实际贴得很紧,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世界上最美妙的一件事,就是当你拥抱一个人时,对方竟然把你抱得更紧。”谈起教育的针对性,王冲形象地比喻说,思想政治教育只要紧贴实际、紧贴官兵,真正把官兵作为要“拥抱”的人,官兵也一定会把教育“抱”得更紧。

你只有走进官兵,官兵方能走近你

“现在,干部有很多新的情况,战士也有新的特点,教育对象不一样了,教育没有新的内容不行”

王冲在某装甲旅当副主任时,有一次,集团军组织政工比武。他带领几名指导员参加比武,夺得总评和个人两个第一。

“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个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口袋,一个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脑袋。”比武结束后,夺冠的那名指导员说了这样一句话,让王冲沉思良久。

“要想把自己所讲的让受教育者接受的确很难。”王冲在谈到这件事时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官兵的知识结构、生活情趣、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贴近时代潮流搞教育是个管用的方法。

1978年,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的一段话至今引人深思,他说:“现在,干部有很多新的情况,战士也有新的特点,教育对象不一样了,教育没有新的内容不行。忆苦思甜当然要搞,但只搞忆苦思甜就不够了。”

当前,互联网正以几何级速度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5G时代已悄然到来。不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怀有这样的疑问:“在这样一个时代,在这样的被教育者面前,思想政治教育该何去何从?我们的教育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方法?”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交流’方式的流行,最好的教育不见得就是精心准备的一堂课,它也许是特定时机和环境下的一句鼓励、一条微信、一次交流……”王冲忆起旅政委曾对他说过的这番话,感慨颇多:时代每前进一步,思想就要跟进一步,教育也要改进一步。

去年3月,王冲组织旅里优秀政治教员和个别优秀士兵代表,前往解放海南岛战役旧址现地教学。谈起当时的感受,合成一营四级军士长蒋超华用了四个字:终生难忘。

蒋超华说:“当我站在老排长的墓前,举起右手宣誓的那一刻,感觉有一股电流从脚后跟窜过身体,直冲脑门!”

当年渡海作战,蒋超华所在的一营官兵浴血奋战,老排长傅世俊就牺牲在那里。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解放海南第一船”的光辉战绩。

参加现地教学那天,10余名官兵站在海岸滩头、烈士墓前,伴着轰鸣的海浪声,重温入党誓词,一堂10多分钟的现地教学,让现场的官兵眼圈都红了。

去年以来,王冲所在的旅累计组织1200余名官兵到各个红色教育基地现地教学。侦察营教导员孙利先后两次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他深有体会地说:“传统的‘你说我听’的授课方式,官兵只能靠听觉来感受,而现地教学给官兵带来的却是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维度的触动。”

时代在飞速发展,裹足不前肯定落伍,走得太慢也是一种退步。在王冲看来,教育只有跟上时代步伐,才有生命力和吸引力:“你只有走进官兵,官兵方能走近你”。

最好的教育是教育者“做自己讲的,讲自己做的”

“你打仗不勇敢,怕死,你不同战士心连心,不联系实际,不联系群众,做政治工作就没有人听”

2005年7月,王冲到3营8连当指导员。他清楚地记得这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连队当时的状态:个别班长骨干靠平时跑得快、枪法准,一时小有名气,有时早晨就“压床板”、不出操,官兵士气低落,连队建设走了下坡路。

如何重振连队官兵的士气?邓小平在1978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你打仗不勇敢,怕死,你不同战士心连心,不联系实际,不联系群众,做政治工作就没有人听。政治干部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在反复学习这段讲话时,王冲深刻感悟到:“作为一个政治工作者,相对于你讲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你怎么做。”

当年,面对这个戴着眼镜、看上去有些斯文的大学生干部,很多老兵刚开始并不服气。可王冲说过的话从来没有失过言,课上怎么说,课下就怎么做。每天早操,他第一个跑出宿舍楼,站到排头;每天训练,他比战士们标准更高、练得更狠。年底素质认证考核,他拿下了全营干部组的10米攀登和手枪射击课目两个第一,还被集团军评为优秀指导员标兵。

渐渐地,王冲的模范带头发挥了作用,连队官兵在训练中又恢复了以往的虎虎生气。

红军时代的《政治工作条例》曾有规定:政治指导员不论在执行自己的职务上和个人行动上,均须做全体军人的模范,并且要在言论和事实上来表现。在研读这些历史文献时,王冲对思想政治教育体会最深的就是四个字:以身作则。

任教导员那年,有次“指导员活动日”,王冲分享给大家的一个故事,让在场的指导员深受触动——

边境自卫反击战期间,一个战地记者听说有个指导员非常厉害,大家都说他思想工作做得好。记者本以为那个指导员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讲话很有鼓动性。让他大跌眼镜的是,这个指导员竟然是一个口吃的人,平时不怎么说话,讲课的时候总是磕磕巴巴。

但是,这个指导员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他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所以,大家信任他,都愿意跟着他打仗。后来一次战斗,他在带头冲锋过程中不幸中弹牺牲,全体官兵满含着泪水发起攻击,最终全歼敌军。

抚今追昔。王冲越来越深刻地感悟到: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奋斗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的光荣史。近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一大批年轻政治干部逐渐成长成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每一个离开该旅政治工作部的干部,王冲都会送给他们一句话:做自己讲的,讲自己做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