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任魏国将军时,曾带兵与秦军作战。两军尚未交锋,魏军一个壮士为展示自己的勇猛,突然单人杀入敌阵,提着两颗敌人的首级得意回营。不料,吴起下令斩杀该壮士。面对军吏劝阻,吴起解释说:他的确是勇士,但这样自由行事,对全军整体行动不利,所以当斩。
同心才能合力,合力才能形成整体战斗力,这就是兵家所说的“齐勇若一”。吴起不为一人之才而败全军之计,谋求的就是这个。一支部队即便再齐整,单兵之间、配属各分队之间也会有差别,如何把有差别的各个局部捏在一起、形成合力,是指挥员必须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得好,部队战斗力就强;解决不好,战斗潜能就发挥不出来。从这个角度讲,突出心联力合,是练兵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营之内,未尝尽强而无弱,兵家亦未尝弃弱而不用。惟一调发,则练兵有暇,军士情通,遇敌庶可以期齐勇之用。”戚继光深悉齐勇之道,他在《练兵实纪》中举了一个生动例子:抬动万斤木石,需要数千人之力,而绳子、杠子就可以把数千人的力聚在一起。联数万人之心为一心,合数万人之力为一体,其威力将势不可当。
心联力合在冷兵器战争时代就备受重视,到了信息化战争时代,则更不可等闲视之。要看到,现代军队专业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如果做不到心联力合,就会像一把散沙;现代战争拼的是体系、靠的是体系,如果拘执于脱离团队称雄、脱离体系制胜,上了战场就要吃败仗。
当前,我军联合训练正逐渐渗透到每个作战单元。特别是随着战区体制的确立和新大纲的颁布施行,联战联训已从“精英教育”跨越到“通识教育”。但要看到,有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还存在联合意识、联合素养不强的问题。比如,组织军种分练,却搞成一般意义上的单练;参加联合演练,存在“当配角”“打短工”的心态;需要统筹资源时,沟通协调困难、耗费精力过大,等等。现实中,有的力量和手段单独拿出来看很强,但放在一起成不了“硬拳头”,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兵之胜负,不在众寡,而在分合。”在练兵中实现心联力合,必须从基础作战理论抓起,从基本技能训练严起,扎实打牢军兵种知识、联合作战理论基础,为联合作战行动提供能力支撑;必须不断下沉联合训练重心,从单兵单装等基本作战单元联训抓起,从班排连营等基层分队融合练起,以逐级的“联”,实现整体的“联”。
(作者单位:32656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