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边关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看世界变换就在“眼”前

——在西部战区空军“马衔山模范雷达站”多彩变化中品味不变


■本报特约记者 胡晓宇 通讯员 范云龙

上图:守在马衔山,雷达兵质朴的笑容。
叶 迪摄
下图:团聚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图为田振宇与袁曦。
如今,雷达阵地通了4G网络。图为四级军士长许培亮(右二)与妻子女儿视频通话。
在高山阵地,温馨的“亲属墙”让官兵时时感受到亲人的目光。图为值班归来的官兵,驻足欣赏。
“空中后勤保障线”开通了!如今,一年四季新鲜蔬菜搭乘直升机“飞”上山巅。
林 虎摄

马衔山,海拔3600多米,比拉萨的海拔还高。

西部战区空军马衔山雷达站就屹立在这白雪盖顶的山巅上。

这里虽然距兰州只有几十公里,但驻守这里的雷达兵们很少有机会外出,有的战士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在家过春节。在孤独与寂寞的高山之巅,官兵心中充满对亲人的思念。

有这样一个故事——现任雷达某旅宣传科科长、原马衔山雷达站指导员田振宇,与远在西安工作的未婚妻袁曦相恋6年,他只陪她过了一次生日。本来,他们计划在2015年结婚,仅拍婚纱照就推迟了两次。总算拍完了,因为田振宇工作的原因,婚期又一推再推……

那次,袁曦悄悄来到雷达站,想看看田振宇工作的地方。汽车行进在蜿蜒的山路上,她一遍遍揣摩着,田振宇看到自己会是怎样的惊奇表情。

一个在屋里、一个在屋外,当隔窗突然见到未婚妻,田振宇的第一个反应是: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紧紧握住爱人的手,袁曦的泪水涌了出来,脸上却荡漾着幸福的微笑。对袁曦而言,未婚夫作为军人,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也守护着她的幸福。

这样的幸福,许许多多雷达兵都曾体会过。这样平凡而真实的故事,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今天,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马衔山雷达站,聆听普通雷达兵“付出”与“幸福”的故事。

——编 者

寒山积雪,雾绕雪峰。

虽是盛夏,陇右高原最高峰马衔山顶,海拔3600多米的西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雷达阵地,依然寒意扑面、空气稀薄。“六月雪、七月冰,锥子雨、刀子风”,是民谚对此地的形象描述。

盛夏的一天,官兵们凝视着各自宿舍墙上悬挂的数字电视机,和全国人民同步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别节目,责任感、使命感在心中涌动。突然,战斗值班铃响起,官兵立刻奔上战位。一时间,天线旋转、油机轰鸣,空情信息源源不断上传……

“随着祖国发展,一线雷达站条件不断改善,让阵地和外界沟通‘零’距离。”旅领导说,“条件巨变,但一代代雷达官兵用青春铸就的‘扎根高山、不辱使命、恪尽职守、建功立业’的马衔山精神,始终没变。”

凝视生活变化——

小山头溢满获得感

马衔山上,云雾缭绕。

伴着“隆隆”轰鸣声,一架直升机平稳降落在山顶着陆场。等待多时的雷达站官兵奔向直升机,将一筐筐绿油油的蔬菜搬进食堂……

“在山头上守了10多年,头一次见到蔬菜‘坐’直升机送到咱身边!”四级军士长、雷达技师高吉峰乐得合不拢嘴。

马衔山高寒缺氧,山路险峻。29年前,张鉴文在山上当雷达技师时阑尾炎穿孔,战友们踩着厚厚积雪接力背他下山救治,才抢回了一条命。平日里背给养上山,更是成为一代代官兵的“日常操课”。

“一颗烤土豆”的故事,至今口口相传——

那年隆冬,一位首长随给养车上山看望官兵。积雪齐腰,他们边铲雪边前行。艰难抵达阵地,炊事员递给首长一颗刚烤熟的土豆。原来,山上供给中断,只剩下不到半袋土豆。

这位首长手捧烤土豆,感慨不已……

“挑战自然,勇当尖兵!”时任空军司令员王海得知后,致信勉励雷达站官兵。

“快断粮时大家匀着吃,背菜上山宁可人摔了,菜也不能摔。”旅技术保障队高工狄源水,自1991年起在马衔山坚守了4年半。如今,年过半百的他,忆及当年生活泪花闪烁。

“新鲜蔬菜搭直升机上山头,意味着该雷达站空中后勤保障线被打通。”西部战区空军某基地领导介绍,两年前,基地打算为所属某团修建高原野外直升机着陆场,大家研究决定就建在马衔山上——“一来山上环境恶劣、气候多变,是复杂条件下练兵的好地方;二来能为雷达站开辟‘空中给养线’,紧急情况可用直升机抢修装备,运输应急物资,救送伤病员。”

项目历时两个月完工后,某团迅速开展高原山区飞行训练,该航线首飞即告成功。

时光跨越数十载,变化岂止一隅?

“我见证了休整点的建立。”西部战区空军某指挥所原高工张永华,清晰记得1984年夏天,军校毕业上山报到时的情景:昏暗的马灯下,官兵穿着皮大衣,围着火炉聊天……

就在那年秋天,山下休整点开始建设。两个月后,设施齐全的二层小楼竣工,官兵们分成“两摊子”:一部分人在山上担负战备值班,一部分下山调整“充电”,定期轮换。

阳光棚搭起来了,氧气管道接到床头了,地暖铺好了,净水器进营院了,流动图书馆建起来了……一项项高原暖心工程改善了偏远艰苦连队基础设施,小山头溢满获得感。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边关,官兵享受着丰厚‘红利’。”2016年酷夏,张永华上阵地检修通信设备,眼前的变化让他激动而欣慰。不久后,他儿子张博韬从地方大学特招入伍,来到了马衔山当雷达操纵员。

父子两代人,相隔32年,戍守一个山头。这是血脉传承,更是精神传承。

亲历装备变迁——

“戍天”本领水涨船高

巍巍高山,潇潇风雪,雷达凝视蓝天。

作为重要的大型雷达引导站,马衔山山巅的雷达天线,历经数次变迁,50年傲然旋转。

重庆籍老兵程吉才,1972年入伍来到这个站,1978年任指导员。

他回忆说,当时阵地装备的国产第一代雷达裸露伫立在冰天冻土,大风天里,官兵们常常得“人拉天线”转动保障空情。

后来,上级为阵地安装了能抵御11级大风的雷达天线防风罩……

狄源水说,90年代初坚守阵地时,当时装备的雷达可靠性不够高,突击排障是“家常便饭”。一年寒冬,一部雷达突发故障,他带着3名技术骨干,背着40斤重的器材,顶风冒雪登上阵地抢修设备……

一代代蓝天“千里眼”,是时代发展变迁的缩影——自1968年那一部第一代雷达被官兵背上山巅,到80年代中后期第二代雷达扎根阵地,再到90年代更换增添新型雷达,如今阵地上数部新型雷达功能互补,空情保障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四级军士长、油机员于墩,是马衔山油机装备“辞旧迎新”的亲历者。2008年,他到站里的第3年,上世纪90年代后期配发的那一代油机被淘汰,上级根据雷达型号相继配备不同型号的新型油机。

“老油机清洗机油滤清器需要近1个小时,新油机5分钟足矣。老油机冬季预热启动需8分钟,新油机只需10余秒……”老兵于墩用数据形象讲述着变化。

就是这名亲历装备“辞旧迎新”的河北籍老兵,与油机轰鸣相伴10余年,5次参加上级军事比武,5次夺得油机专业第一名,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

装备不断升级换代,官兵苦练的“戍天”本领也水涨船高。

那年,雷达阵地装备新型雷达。全新配置的装备,对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站长彭晨带领技师和战勤人员组成攻关小组,一头扎进雷达方舱,争分夺秒钻研。新装备列装一个多月,便初步形成战斗力……

装备换代,理念也在升级。

某型雷达估高存在一定误差,雷达技师王飞通过反复测算提出全新思路。后来,他持续攻关,通过数据验证研发出一款软件,在彻底解决问题的同时实现了雷达效率的“拔节生长”。

见证网络提速——

阵地与世界拉近距离

“学的啥专业?”

“计算机。”

“我们山上没有计算机。”

“60后”老兵张永华,清楚地记得军校刚毕业、上阵地报到第一天自己与连长的对话。那时,官兵跟外界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书信,还要辗转个把月才能收到……

“85后”雷达技师高吉峰,比张永华晚到阵地24年。

那时,山下计算机已是学习训练的“标配”,但山上雷达站的官兵们,打电话却是一道特殊风景——因为,阵地上旱厕附近手机信号好些。

为顺畅通话,大伙在砖缝里钉了个钉子,用绳子把手机拴住,挂在墙上打……

“我有幸见证了站里的信息化变迁。”高吉峰是雷达站坚守时间最长的兵,他掐着手指说:2010年,移动公司在半山腰安了接收机,在山顶安了放大器,阵地可以打电话了;又过了两年,光纤网络建设开始了,政工网进了军营;2015年,阵地安装了3G网络基站,官兵能与家人视频通话了,同年11月又升级成了4G网络。

一个周末清晨,炊事班长殷志军为阵地上的战友们准备好早餐后,拿出手机接通视频通话,千里之外河北易县温暖的家瞬间映入眼帘。

妻子移动手机镜头,只见10岁的大女儿小樱桃,正拿着奶瓶给1岁的妹妹喂奶……此时此刻,满屏温馨,老兵殷志军一脸幸福。

信息化,缩短了官兵与家乡、阵地与世界的距离。咫尺天涯的变化,还辐射到政治教育、军事训练、部队管理等领域。

今年6月6日,是雷达站授称2周年的日子。现任指导员李军给官兵进行“争当最美马衔山人”的授课。联通视讯系统,相隔17.5公里的山上、山下战友们,同步听讲,“隔空”交流……

网络带来的便利,站里的老兵们最有发言权。

过去,操纵员训练全靠拿着厚厚的“测报本”口报练习,90年代配置模拟训练系统,能设置实战背景展开训练。打开电脑,可点击选择各自所需课目……此后,更加高效快捷的训练系统不断更新“出炉”。

网络,为战斗力提升插上翅膀,也掀起技术创新的“头脑风暴”。

雷达技师陈晓涛,为记者演示了一款具有多种功能、能够提高技勤效率的软件。去年3月,他们首次将数据通过“云端”传输至旅机关……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定下一个“小目标”,准备潜心研发一款能实现不同专业岗位信息互通的软件,实现空勤保障效率的又一次“提速”。踌躇满志的雷达兵们,将其命名为“云端计划”。

版式设计:梁 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