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突然接到旅政委的电话:“你们连是不是有个叫李根的战士?”李根?这个新兵出了啥事,咋还惊动了政委?
事实令人唏嘘。原来,上周末,政委和战士们打篮球,中场休息时,无意间从李根和一位班长的对话中得知:因宅基地纠纷,李根的母亲被人打伤住院,肇事者拒不承担责任。他正为这事儿发愁呢!
挂掉电话,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带的兵家里出了情况,自己却一点不知情。难道李根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带着疑惑,我把李根叫到了房间。
然而,对我的百般问询,李根嘴里就两个词,“是”“明白”,场面一度陷入尴尬。没辙,我只好直说:“家里出了事儿咋还瞒着指导员呢!”“啊,我是看您最近忙,怕给您添麻烦……”看着李根慌忙解释的窘样,我心里更是愧疚。
细想新兵下连这几个月来,除了集合讲评工作,我几乎没和这些战士有过其他交流,自认为天天待在一起,在工作生活中了解接触自然就会亲近。殊不知,这样佛系的态度却让战士们敬而远之,久而久之,我竟成了他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当晚,我拨通了李根家里的电话,详细了解情况后,我连夜写好情况说明上交营部。一周后,在当地人武部的协助下,纠纷得到顺利解决,李根的母亲也痊愈出院。这几天,李根不仅工作训练状态满格,还主动敲开我的房门,拉着我的手道了一声“谢谢”。
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人在一起并不意味着心在一起,一墙之隔也有可能相距千里。工作生活虽然能让带兵人和战士聚拢在一起,但也可能只是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要想真正走进官兵心里,听到那些“掏心窝子”的话,基层带兵人非得下一番真功夫不可。
(曹 壮、樊坦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