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以发展的眼光找治“本”良方


■陆 轶

当前,一些单位存在“痕迹主义”现象,喜欢在“本本”上做文章,在“本本”上论长短。为纠治此类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各级年年都在抓,也都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依然难以根治。

很多纠治“痕迹主义”的措施之所以会失效,是因为这些措施是机关干部按照老套路、老经验“闭门造车”想出来的,咬文嚼字“推”出来的,甚至有些纠治措施最终又演变成了新的形式主义,导致纠风除弊长期在低层次徘徊或原地打转。

跳不出老套路,只会导致“本本”越来越多。一直以来,有的机关干部下基层检查工作,不看本子就觉得少了抓手、找不出问题;有的基层主官干了工作,不写到本子上就感觉缺少了佐证、没有说服力。大家抱着“多记本子肯定没坏处”的心态,一股脑地完善补充“本本”。迎接检查补本子、谈话谈心记本子、大会小会上本子……这些“痕迹主义”的老套路层出不穷。

破解“本本魔咒”,需要呼唤新思维新眼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怎样的观念,便成就怎样的格局。“痕迹主义”的老套路、旧思维,套住的是头脑,禁锢的是活力,导致工作难有新突破,更不会有大的作为。

要想根治顽症痼疾,必须打破思维定式的“精神枷锁”,扔掉因循守旧的“坛坛罐罐”,走出经验主义的“依赖怪圈”。第74集团军某旅的做法启示我们:只有以发展的眼光,才能找到治“本”良方。

该旅并没有沿袭旧有的纠治措施,而是另辟蹊径,借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了一场“数据化”登记统计革新,从而引发了工作检查模式、基层治理方式等的转变。

以发展的眼光探寻工作方式的转型,才是治本之策。为什么“痕迹主义”总是“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甚至不断产生新的变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还没有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没有找到新招法以替代原来的工作模式和指导方式。

当前,随着编制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军营的不断普及,给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解决“本本”问题带来了机遇。

应当相信,当滋生“本本”的土壤得到铲除,当治军方式得到根本转变,当职责权限厘清明晰,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定将竞相迸发,一切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必将充分涌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