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所索取无可厚非,可一旦把手伸向那些不该伸的地方、不该取的东西,那就是“伸手必被捉”,那就叫自取其辱。
历史的讽刺总是那么尖刻,闭关锁国的大清偏偏有高官坐牢坐到外国去了——说的就是大清两广总督叶名琛。
1858年1月5日,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拉开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幕,而作为战争主帅的叶名琛干了什么?
只见他面不改色地端坐在衙门,颇有些唱“空城计”的意思。可英国人却不想学司马懿,他们鸣枪横刀地一路杀来,径直把叶总督虏了去,送到印度加尔各答关押,其间难免饱受羞辱。一年后,据说他坚持不吃“夷食”,最后绝食而死。
“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这是谣谚对叶名琛有些刻薄却不失准确的概括。虽然叶大人“不食周粟”之死令人叹息,但作为军事、内政、外交等重权统揽在握的封疆大吏,在这次危殆国运的败仗中,他注定是那个最不光彩的人物——战前他派主力去围剿起义军,造成广州守备空虚;战端肇始,他又冥顽扶乩,对军情告急“置之不理”,反倒是遣散乡勇放弃抵抗;可笑的是,他还想着让洋人把他送到英吉利,准备去和女王逞口舌、辩是非……
说起来这叶名琛曾是个显赫的人物,但凡功名仕途,几乎如探囊取物。问题是他只知取利禄、索官爵,是个如李鸿章讥笑的“首鼠两端之庸人尔”。不识天下大变局之时势而获取了持掌外交的大权,不懂用兵之道却攫取到拥兵自重之权……倘若在风平浪静的年代,这样的人在官场倒也可以混个油光水滑的。可一旦危机迫近,需要出力担事时,他必然“一局走残皆破眼”,以自取其辱的悲剧结束了一生。
论及“辱”字,不论口味多重的人,想来都不会去自取而得之。可历史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许多精于攘权夺利、善于趋利避害者,最终都把自己扮成了自取其辱的丑角。如同曹植所言:“兰茝荪蕙之芳,众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如意有时并不如意。没想到,乾隆皇帝的第一宠臣和珅之死,竟与一柄如意(与俗称的“痒痒挠”相似之物)相关。
乾隆六十年的一个夜晚,乾隆皇帝决定把安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的继位密诏取出,准备数日后公布。由于要拟写诏书、筹办传位大典等诸多事务,乾隆召来几个心腹的枢阁近臣秘密进行。这是皇朝最高机密,其中利害人人皆知,谁也不敢妄动妄言。可聪明绝顶的和珅,却从中发现了一次投靠新皇帝的对赌之局。
不知他是怎样避开那些耳目的,反正当夜他秘密潜入了当时还只是一个普通亲王的永琰的住所。见面后并无对话,只是将一柄玉如意缓缓地、郑重地奉上,四目一对,整出了一点心领神会的意思后,匆匆离开。
宫中皇位之争弄得皇子们个个乌眼鸡似的,和珅用玉如意传递的信息永琰岂能不知晓。可待继位后一想,原本堂堂皇皇的事,被和珅这么一掺和,竟变得有些鬼鬼祟祟了。更何况今天你出卖先帝的机密换恩宠,明天保不齐也拿我去换银子呢。
就这样,和珅自以为妥帖精妙的政治投资竟然招来杀身之祸。3年后,88岁的乾隆皇帝无疾而终,没有了靠山的内阁首辅兼首席军机大臣和珅很快被拿下。紧接着,嘉庆皇帝在宣布其20条大罪后,赐令自缢。而那夜的秘事,成为大罪之首:“……先递如意,漏泄机密,居然以拥戴为功,其大罪一。”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据说这是和中堂被打入大牢后抄录的杜牧诗句,不管他有多少悔恨,可此番抄家灭门给和氏家族带来的灾祸与耻辱,难道不全是他自取而得来的吗?
陈毅有一首大家都很熟稔的《七古·手莫伸》。其实,人生有所索取无可厚非,可一旦把手伸向那些不该伸的地方、不该取的东西,那就是“伸手必被捉”,那就叫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