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她怀孕后的第5周,电话拨通的那一刻,她同往日一样,一个人下班回家。她手提菜篮,接听电话不是那么方便,便刻意调大了通话音量。“江指导员,你总说加班写稿子,可你文章里的主人公却从来没有我。”她在电话里漫不经心地抱怨着。
我是一名连队指导员,穿着绿军装;她是一名医护人员,穿着白大褂;我挨着渤海,她靠着长江,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婚礼时她开玩笑:“老公,相恋这几年,你丰富了我的地理知识。我知道吉林不仅是一个省,还是一座城市;3000公里的航线往往没有直达,多半都是经停;以后去东北看你,衣服不够,被子来凑。”婚礼上的亲朋好友都笑了,但我知道她的这些“地理知识”学得并不轻松。
结婚半年后,她怀孕了。既然我不能在孕期里陪伴,那就用文字记录下电话里的只言片语。从那时起,我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只不过,这件事我从未向她提起,她也不知道3000公里外的军营,藏着一本关于她的日记。
时间一点一点推移,日记一篇一篇累积。怀孕第5周,全国气温普遍骤降,电话里我说:“老婆,你可以提前把冬天的衣服拿出来洗一洗。”她却回我一句:“住在东北的四川人,请首先管好你自己!”那段时间,除去每天电话里的嘘寒问暖,我也写下“冷暖交替请加衣,我在北国守望你”的句子。第8周,她出现早孕反应,虽说很少抱怨独自一人在家遭遇的种种困难,但她还是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她“男神”王力宏的歌曲《你不在》,并附上一段文字“江上尉,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好听”。那晚我写了一篇短文——《如果可以,我愿意!》。第16周,我备战比武,每天训练到深夜,回到宿舍本想回拨她的未接来电,可又顾虑她已早早睡去,只能等到隔天再早点联系。少了电话煲粥,那几天我自然没有动笔。她也“神同步”般地不再跟我联系,可私下里却对她闺蜜说道:“这几天没查他的‘岗’,他也没给我‘谈心’,我感觉世界都变得好安静。”不过在第17周的周一,我这样写道:“军官组第一名,荣立三等功,这是对我的奖励,奖章是送给未出世孩子的见面礼。”
我记录着生活里的点滴,也以这种独特的方式陪伴着她的孕期。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和逐渐变厚的本子,我心中猜想着,要是月子里我为她读这一篇篇日记,她会不会惊讶于这一段没有我的陪伴却仿佛一直在身边的真实记忆。我算计着给她设“局”,可终究没能忍住,还是把这件事提前泄了“密”。
记得那是孕期第23周,她买了一件绿色羽绒服并微信发来照片,附上一条语音:“老公,你看这件衣服好不好看?”我迟迟没有回复消息,只是盯着那张照片,静静地看了很久。之前,她从来不给我看她那显怀的肚子,每次都用同样的理由拒绝我这个准爸爸的好奇心:“老公,不给你看,是对你的‘惩罚’,谁让你‘缺席’我的孕期!”这一次,她失算了,照片上凸起来的肚子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把照片来回放大好几次,想象着肚子里是女孩还是男孩。长得是像我还是像她?兴奋过头,那天晚上,日记的事情被我一五一十地揭秘,我挑了自认为能够感动她的段落读给她听。她全程都没有说话,只是在视频里的几个瞬间,她眼圈泛红。听我读完,她笑着说道:“你总是说得好听!”那晚,我和她聊了很久。睡觉前,我熬夜写下了日记,并为那段文字取了一个标题——《尽我所能地陪伴你》。
从那以后,每隔几天,她就缠着让我读上几篇近期的日记,她听完后有时哈哈大笑,有时沉默不语,有时也会流下两行泪水。后续的时间里,我又写下了“你为孩子取名叫团团”“距离预产期还有1天”……
2018年4月28日,预产期延后的第7天。那天她被送进了产房,我在门外等得无比焦急。当孩子的哭声钻进我的耳朵,我的泪水情不自禁夺眶而出。等到一切都安顿完毕,我才回过神来,应该把今天的事情详细记录下来。可进医院的时候走得太着急,忘带日记,身上也没有纸和笔,我索性拿出手机,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星期六,天气晴,7斤8两的‘留级生’终于毕业了!妈妈很勇敢,爸爸很幸福,团团很健康!”这应该算是日记的最后一篇,只不过它没被写到纸上。当然,这段文字的读者也不止她一个人,我多想告诉全世界——那天我有多么开心。
这是我写下的孕期陪伴日记,尽力描写的字眼里包含着辛酸和甜蜜……我身边的官兵也会用自己的方式陪伴怀孕的妻子,有的是在日记里,有的是在朋友圈里,有的是在电话畅谈里,有的是在长短不一的聊天记录里……
(江炫筑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