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退役军人不忘初心建设美丽家乡——

一片“兵心”为乡亲


■罗 毅  胡纯亮  本报记者  安普忠

盛夏时节,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接履桥镇的零陵古村农业产业园,一颗颗粉嘟嘟的蜜桃挂满枝头,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是经过我们多年改良的脆蜜桃品种,口感好、味道甜,非常受欢迎。”正在园里采摘的江长德边忙活边介绍。

江长德是名老兵,1997年退伍,2008年和妻子一起回乡创业。“当时就是想着能在农村闯出一片新天地。”脱下军装的江长德,没有丢掉能吃苦、能战斗的军人本色,11年来和妻子一步步打造了集苗木培育、水果种植、采摘体验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生产的水果和果制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果园越做越大,江长德夫妻俩也成了当地有名的“水果夫妻”。但他们并没有沉浸在自己小家庭的幸福中,而是怀揣一个更大的梦想——带动周边的乡亲一起实现小康梦。他们成立了一个合作联社,带动发展20多家合作社为乡亲们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帮带10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目前,零陵古村农业产业园已经成为零陵区乃至永州市最大的农业孵化基地。

在零陵区,还有很多敢打敢拼、勇于奉献的退役军人,像江长德一样正带领百姓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富家桥镇茶叶湾村的陈锦贤,两年前还在广东东莞开着一家弹簧厂,同时经营一间饭馆,收入十分可观。但接到富家桥镇党委书记唐海军的一个电话后,他动了回村当村支书的念头。

“当时茶叶湾村正面临换届,唐书记说我有经验、有门路,又是个老兵,问我能不能回村带领老百姓一起发展?”唐书记的一番话,让从小在茶叶湾村长大的陈锦贤,觉得自己于情于理都义不容辞,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回到了大山深处的茶叶湾村。

茶叶湾村方圆近80公里,辖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近2000人。经过两个月的走访,陈锦贤对全村情况有了细致了解,开始“对症下药”:基础条件落后,他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带领群众硬化路面,实现了硬化路“组组通”;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组织群众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为方便群众办事,投资建起村级综合服务平台……2018年,茶叶湾村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被区镇两级评为脱贫攻坚先进村,陈锦贤被评为全区“最美扶贫人”。

除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在用心守护地方安宁中也少不了退役军人的身影。1976年入伍的黄超富,1995年转业回乡后先后担任石岩头镇派出所所长和珠山镇派出所教导员,打击黑恶势力从不手软。

珠山镇矿产资源多,引发的纠纷也多。“一次,我们村和邻村发生持械对抗,是闻讯赶来的黄所长挺身而出冲到两拨人中间及时制止。”时任珠山镇坦夫村党支部书记的黄忠义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后来也是经过黄所长耐心调解,双方的矛盾才得以化解。”

石期河流过一弯又一弯,黄超富的故事讲不完。2003年,黄超富在带队巡查时发现一处尾沙坝出现决口,他第一个跳入洗矿废水中,用身体挡住决口;2006年,面对犯罪嫌疑人举起的斧头,他凭借过人胆量将其制服;去年8月,响应国家需要借调到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工作后,他成为保护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的17位勇士之一……

不忘初心、不改本色,脱下戎装、奉献地方。零陵区人武部部长王建武介绍,零陵区目前共有退役军人2.1万多名,区委、区政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广大退役军人也秉承军队光荣传统,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在不同岗位发光发热,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锋队和生力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