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心语: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如果可以,我愿意当一辈子装甲兵。——甘战永
“4215车注意,驾驶员迅速下车,检查底盘悬架!”盛夏时节,某装甲驾驶训练场,第75集团军某旅合成四营下士刘胜杰,正驾驶步战车享受着“速度与激情”时,突然被教练员甘战永紧急叫停。
“好悬!”刘胜杰下车一查,倒吸一口凉气:战车右前轮一个固定螺母即将脱落!
“听音识障,甘班长全旅第一!”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战友们向甘战永竖起了大拇指。
二级军士长甘战永,是旅里首屈一指的修理技师,全旅近90%的装甲驾驶员是他带过的兵。从军24载,他与装甲车朝夕相伴,对装备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零部件了如指掌,三大专业40余个课目个个精通。
谁能想到,“维修大拿”甘战永的“兵之初”也曾囧事连连:第一次启动坦克,“轰隆”一声,吓得他像触电一样将手缩回;一次保养步战车,班长安排他注润滑脂,他注了近一个小时,才发现油全漏了出来。
当时,大家都觉得甘战永不适合学装甲、干修理,可他却跟自己“杠”上了,硬着头皮啃书本,四处拜师学艺。
经年累月的钻研和苦练,甘战永终于“出师”了。看着步战车锃亮的换挡手柄和磨得看不清字的扳手,营长周雄兵说:“甘战永的手,把这些铁家伙都磨亮了!”
甘战永的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握手都硌人,战友们戏称他有“铁砂掌”;甘战永的衣服,总有洗不净的油渍,妻子笑他一身“坦克味”。
去年10月,一场实战演习拉开战幕,甘战永所在营凌晨4点向预定地域开进。夜黑如墨,路况不明,一辆步战车滑向路边,车前轮悬空无法驶出。
通往目的地仅此一条路,这辆步战车横在半道,导致大部队无法通行。作为此次演习的抢修组组长,甘战永闻讯赶到现场,指挥另一辆步战车进行牵引。
然而几次尝试过后,效果并不明显。甘战永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凝神沉思后,他爬上车轮悬空的步战车,启动、挂挡、加油……10多分钟后,步战车成功驶出。
一次夜训前,上等兵李昇泽发现战车无法制动,排查了半天还是没找到症结。甘战永打着手电筒,引导几名驾驶员摸排,最终判定是底盘一个阀门出了故障。
事后有人问他:“明明你自己几分钟就能轻松解决,为啥要花两个小时去折腾?”甘战永有自己的盘算:“这样折腾几回,他们再遇到类似故障就不用折腾了。”原来,甘战永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多教一教徒弟们。
坦克浑身是铁,磕磕碰碰就出血。甘战永手上、脚上、身上、头上,都因磕碰受过伤,可他依然待坦克如“初恋”。24年来,他一心铆在战位,曾3次婉拒地方厂家的高薪聘请。“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如果可以,我愿意当一辈子装甲兵。”甘战永说。
如今,甘战永已掌握3代坦克、9种装甲车辆的驾驶与维修技能,手握5项革新成果,总结出11项新训法和修理方法。
上图:甘战永进行坦克驾驶示范。
黄远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