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军工世界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军工圈


本期观察:廖国全 付思远  陈伟鑫

移花接木

提到“喀秋莎”,不少人会联想到那首世界名曲《喀秋莎》以及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这款火箭炮以射速快、火力猛、机动性好等特点,曾在上世纪诸多战场留下赫赫威名。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款扬名陆战场的火箭炮,最早却是为战斗机研制的。早在一战期间,沙俄工程师们为了提升战斗机火力,曾提出机载航空火箭的构想。十月革命后,苏联高度重视航空火箭的研究,成立了专门研制火箭的第二中央特别设计局。几经周折,苏联科学家们研发出了可以稳定飞行400米的固体火箭和射程达到1300米的火箭弹。随后,口径分别为82毫米、132毫米的RS-82型和RS-132型火箭炮相继问世。在1938年的诺门坎战役中,搭载RS-82型火箭炮的战斗机在战场高光亮相,成为苏军制胜战场的关键。

火箭炮取得成功后,苏联工程师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他们尝试把火箭炮安装到卡车上,并设计出了工字型发射轨,以提升载弹量。1939年,“共产国际”工厂成功研制出BМ-13火箭炮车,该炮车发射架可携带16枚132毫米口径的火箭弹,且发射架可以灵活调节射向。由于武器高度保密,以至于炮兵都不知道这款武器的正式名称。炮架上有一个代表“共产国际”工厂的K字,苏军官兵便将其称为“喀秋莎”。

1941年7月,“喀秋莎”火箭弹在苏联的战略重镇奥尔沙完成首秀,迅猛密集的炮弹重创了正在搬运军用物资的德军,“喀秋莎”一战成名。

经过战争洗礼,“喀秋莎”火箭炮又衍生出多个不同型号,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的背后,离不开军工人的大胆创新。有时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创新改变,便催生出一个划时代的武器。

巧设暗门

如果说把航空火箭炮装载到卡车上需要创造力,那么把逃生门安装在坦克底部同样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今年,俄罗斯一辆T-72B1型主战坦克在野外训练时发生事故,坦克翻入壕沟,来了个“底朝天”。最后,车组成员从坦克“肚皮”上打开两个“暗道”钻了出来。这一幕,让平时难得一见的坦克底部逃生门,大大方方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在坦克底部安装逃生门,这绝对是脑洞大开的想法。最初,坦克的舱门设置在车体上方和炮塔上,这样的设计是由坦克的外形决定的,也便于乘员快速进出。

一战中,英国率先制造出坦克并投入战场,其巨大杀伤力立即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但随着反坦克武器的运用,坦克一旦遭受密集炮火打击,厚重装甲反而成为车组乘员“插翅难逃”的“牢笼”。车组成员从坦克顶部舱门逃生时,很容易成为敌军的“活靶子”,迎接他们的将是密密麻麻的子弹和弹片。

战场需求催生武器创新发展。各国军工企业研究发现,若在坦克底部增加一道逃生门,不仅可以让乘员在危急时刻安全撤离,还方便平时为坦克换电瓶。于是,底部逃生门便应运而生。

军工产品设计,要善于做好武器的“加减法”。有时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位置增加一道门,或许会提高意想不到的战场生存指数。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