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军人的存在为胜利


■邓治强

“一支平素慕于虚荣而荒于训练,精于应付而疏于战备的军队,一支无危机感、无紧迫感的军队,一支没有军人枕戈待旦的军队,兵力再多、装备再好,也无有不败。”每次读金一南教授的《军人生来为战胜》(解放军出版社),总会有些新的收获和体会。

军人生来为战胜,这是一个不争的命题。谁都想赢得战争,但战争的胜负又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1888年,中国与世界列强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已经不像第一次鸦片战争那样,大刀长矛对洋枪洋炮。北洋海军军制、训练全部学习英国,无论日常训练还是操作规程,看起来都没有那么差。但就在这样一个生死攸关的历史节点,清政府没有看到时代的紧迫性,认为海军的建设完全可以一劳永逸,既然已经亚洲第一,便无需再建。最终做出了“停购外洋船械三年”的决定,以至于北洋海军装备发展停滞不前,练兵更贪慕虚荣而荒于训练。

5年后的1893年,日本明治天皇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开销中拨出30万元,另从所有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用以补充军费。一天仅吃一顿饭,也要制造军舰。这些钱,对于海军来说不算多,却显示了统治者的决心,致使日本举国上下为之一振,开始准备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甲午战争就这样在蓄谋已久中爆发了。

1894年的甲午战争,日本军队参战17万,军夫15.4万,战后日军合计死亡2万人,战伤3876人。清军参战20万人,伤亡3.5万人。但清政府依然拥有61.2万人的军队,1700门大炮,23万支洋枪,4万支火绳枪和抬枪,5.6万匹战马。如果战争按照这样的比例继续消耗下去,日本是毫无胜算可言的。

甲午战争的战败不是败在军事力量的强弱,而是败在人心——败在朝廷之心、官员之心、士兵之心、民众之心。君王为家不为国,官员为私不为公,百姓更不知何为国家。整个大清王朝就在这样的不清醒、无远虑的时刻,被迫迎接了这场决定命运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兵力装备并不逊色的大清水师在弹指间灰飞烟灭。

而在抗美援朝初期,如果用军事力量就可以判定战争结果的话,我们完全没有胜利的可能性。坚船利甲、飞机大炮、先进技术,这些我们都没有。入朝作战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仅一个陆军师配备的火炮就达432门,而志愿军一个师仅有12门山炮。志愿军一个军装备无线通信机只有69部,而美军一个师同类装备为1300部。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物,事实是,我们战胜了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赢得了这场战争,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也为国家赢得了数十年的和平发展。

毛泽东主席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时说:“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鲜明指出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战争终归是人的对抗,军事技术是战争胜负至关重要的因素,思想和精神的因素比任何的技术都更加重要。甲午海战之败,败于上下追名逐利、精于应付;抗美援朝之胜,胜于“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谜一样的中国精神”,胜于中国军人的信心、决心和骨气。就像金一南教授讲的,真正的力量,首先发自内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