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5日,俄罗斯在东方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一枚“联盟-2.1b”运载火箭,并将33枚卫星依次送入预定轨道,这则消息一经发布便吸睛无数。
说起当今俄罗斯航天事业,不得不提到一位苏联杰出的科学家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从第一架火箭飞机展翅翱翔,到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一飞冲天,再到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索太空,科罗廖夫用自己的一生托起了苏联的航天事业,他被外界称作苏联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当苏联获得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后,曾有人问过科罗廖夫这样一个问题:“所有的荣誉都成了别人的,不让你公开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也不能公布自己的身份,你不觉得不公平吗?”科罗廖夫回答说:“我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我知道这是祖国需要的。”
天才要像陨石一样,燃烧自己去照亮他的时代
这是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黑白老照片——
那是苏联运载火箭实现人类首次太空飞行返回后,科研人员与宇航员的合影。作为总设计师的科罗廖夫坐在最中间的位置。
那一刻,科罗廖夫的眼中仿佛有星辰,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从天才少年到国家英雄,这条路何尝不是一场艰难的跋涉。
何谓天才?科罗廖夫给出自己的解读:天才要像陨石一样,燃烧自己去照亮他的时代。
科研道路上并不总有灵光一现的时刻,更长的是自我磨砺与煎熬,这样的生活有点像苦行僧的修行之旅。绝大多数向科研最高峰攀登的人,会在半山腰掉下去,科罗廖夫却是那个“幸存者”。
“妈妈,飞机为什么能飞?”儿时的科罗廖夫总是喜欢问母亲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为飞机有翅膀。”
“那我要用床单做成翅膀学习飞行。”小科罗廖夫的想法总是那么荒诞不经,但这些奇思妙想的背后是他对天空的向往。飞机飞行的优美姿态,给他带来无穷的遐想,也在他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
读中学时,科罗廖夫亲自设计制造了一架名为“科列捷别利”的滑翔机并成功试飞,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人们不相信这架飞机出自一位10多岁的孩子之手。
“一位年轻人驾驶着自己发明的滑翔机冲向蓝天,背景音乐是苏联激情澎湃的号角声。”后来,科罗廖夫年少时的这段经历,成为苏联电影《驯火记》的一段情节。
科罗廖夫本以为会在自己钟爱的航空设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成为一名杰出的飞机设计师。一次机缘巧合,却改变了科罗廖夫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个时代。
1929年的一天,科罗廖夫和几位同学一道拜访了现代导弹理论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这是一项艰难的事业,它需要知识储备,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也许还要付出生命。”时年72岁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给他们讲述自己的人生感悟。年轻的科罗廖夫被深深吸引了,身体里的血液仿佛在燃烧。
齐奥尔科夫斯基之于科罗廖夫,恰似伯乐遇到千里马。这次会面,彻底改变了科罗廖夫的人生轨迹。恩师的话为科罗廖夫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
科罗廖夫与导弹“结缘”30年,将这段岁月分割成3个10年,你会惊奇地发现,每个阶段他都实现了一次跨越——
1947年,苏联第一枚导弹P-1试射成功,为日后的洲际导弹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1957年,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研制成功,一举奠定了苏联军事强国地位;
1961年,苏联完成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使苏联成为太空发展领域的领跑者。
凭借这些功绩,科罗廖夫成为列宁奖金的获得者,并先后2次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荣誉称号。这是国家对他杰出贡献的肯定,也是一名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无上荣誉。
科罗廖夫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半个世纪的奇迹。时至今日,他的科研成果仍在被广泛应用。
不分昼夜的工作,致使科罗廖夫积劳成疾,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6年,他因心脏病住进医院。躺在病床上,科罗廖夫放不下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不停在脑海中勾画出美好蓝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科罗廖夫都在与时间赛跑,用燃烧自己生命的代价,去照亮那个时代。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在苏联风靡流行,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科罗廖夫非常欣赏保尔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意志,他觉得那是自己“战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人生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坚强,一面是软弱。科罗廖夫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在于面对困境时,坚强的一面战胜了脆弱的一面。
在导弹研发领域,年少成名的科罗廖夫意气风发。然而,一次意外使他的人生陡然发生反转。因卷入政治风波,科罗廖夫被迫入狱,他为之奋斗的导弹事业也不得不按下“暂停键”。
即使在绝境中,也要为自己种下希望的种子。在狱中,科罗廖夫多次给妻子写信,信中他从不强调个人境遇,而是一直将国家的利益挂在心上。他写道:“伟大的事业不允许我们在此刻撒手不管,这是祖国和人民需要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成为科罗廖夫命运的转折点。当时,纳粹德国使用V-1巡航导弹疯狂袭击英国本土,导弹的威力引起了苏联当局的高度重视。苏联决定开始自己研制军用导弹。借此契机,科罗廖夫重获自由,回到自己一直热爱的科研岗位。
当时的苏联,导弹设计事业几乎是一张白纸,国内尖端技术人才匮乏,没有任何经验可循,要想在短时间内研制成功,难度可想而知。
没有人愿意触碰这块“烫手的山芋”,不畏挑战、敢于逐梦的科罗廖夫却认为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只要用心浇水,就一定能生根发芽。
有人说,苏联弹道导弹事业如同一个函数,自变量是每个人的贡献、创造力和智慧,而科罗廖夫就是那个“最优解”。
瓦西里·米申是科罗廖夫得力的助手。在他的印象里,深入试验和设计现场是科罗廖夫多年的习惯。“他总是乐观并忘我地从事前线所需要的科研工作。”
导弹发射后,需要承受巨大的空气阻力,数十米长的弹体,任何一个零件不合格、一项技术指标不严谨都可能导致发射失败。
只有亲自到现场,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了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科罗廖夫与工作人员一起分析试验结果,寻找突破技术瓶颈的方法。经过无数次的论证,科罗廖夫带领科研团队终于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的导弹设计方案。
有一次,试验现场突然发生爆炸,科罗廖夫瞬间被冲天的火光“吞噬”。同事把他救出来的时候,他的额头被溅起的飞石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凌乱的衣服上布满血迹,牙齿也被磕掉了两颗,说话时微微嗡动的嘴唇像“啜饮”时的样子。“我终于知道原因了!”在其他人都惊魂未定的时候,科罗廖夫却为能找到真正的爆炸原因而庆幸。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P-7,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短短的十年时间,科罗廖夫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划时代的壮举,让苏联成为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军事强国。
于无声处听惊雷,导弹腾空的背后是“驯火者”的隐形人生
1961年4月12日凌晨,随着一声巨响,火焰从塔架两侧喷出,一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随后,全世界都知道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新闻:苏联成功将人类第一位航天员送入太空!
苏联官方媒体描述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成功了!发射现场所有的人都欢呼、鼓掌、拥抱,有人将头上的帽子抛向天空,向航天员致敬。
此时,一位面容坚毅的老人,望着升空的火箭冲入云层,向更远的太空飞去,他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时光如水,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流淌。直到1966年1月16日,人们才知道这位老人就是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缔造者科罗廖夫。
这一天,冬日的莫斯科格外寒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气息。人们认识科罗廖夫的方式,是通过苏联各大报纸发布他去世的讣告。当时,数以万计的市民自觉排成长队来瞻仰科罗廖夫的遗容。
这样的“大场面”是科罗廖夫生前从未经历过的,他的名字、肖像甚至他的功绩,到那一刻人们才第一次知晓。
由于科罗廖夫的研究工作涉及国家机密,从他第一天选择这份职业开始,他的一生便与鲜花和掌声无缘,那些属于他的高光时刻只能在史料中供人追忆。
当年,瑞典科学院曾提名运载火箭和卫星设计者获诺贝尔奖。当瑞典科学院致信苏联政府询问设计者是谁时,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回答说:“是全体苏联人民。”
就这样,科罗廖夫与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失之交臂。
然而,历史总会倔强地呈现出真实的面目。28年后,俄罗斯一位记者雅·格罗瓦诺夫出版了科罗廖夫的个人传记,首次对他进行解密,才让人们走进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真实生活。
“不准记日记,不准将密级资料带回家,不准对亲人谈工作……”这些要求,科罗廖夫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一辈子隐姓埋名、潜心铸“剑”,是他无悔的选择。
然而,对家人的亏欠,是科罗廖夫心里的一个禁区,碰一下就会疼。在女儿很小的时候,科罗廖夫就开始了自己的囚禁岁月;重获自由后,他又把全部心思扑到导弹研发事业上。
“我很难寻觅儿时对父亲的记忆,因为他太忙了,我们也不曾有太多的交流。”女儿娜塔莎回忆道。
科罗廖夫去世的时候,名下存折只有16.24卢布。对于物质生活,他总是说:“这是小事儿,不重要。”他没有给女儿留下物质财富,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无比珍贵。
版式设计:胡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