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回答好“战争可以是什么样”——

把握战争设计的科学途径


■闫晓峰

如果传统战争研究回答的是“战争是什么样”,那么战争设计回答的就是“战争可以是什么样”,也就是基于对战争现有的认识、结合可能具备的条件,对未来战争可能性的探求过程。科学进行战争设计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以研究现实对手为设计起点。此类战争设计的流程是:战前判断——战略性作战设计——军事需求生成。战争设计以着眼当前或可预见的敌人为逻辑起点。和谁打、为什么打、最终需要达成什么目标都已经确定,战争设计的起点从分析敌我情况开始,然后对战争实施过程展开预先战略性设计,最后根据作战需要生成军队建设需求。以研究现实对手为起点的战争设计在时间轴上距离当前最近,时间跨度5年左右,如此短的时间也意味着战争样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虽然每次以现实对手为起点的战争设计都不尽相同,但本质上仍是对已有战争样式的灵活组合与重复使用,没有对战争样式、作战概念、战争制胜机理等根本性战争理论进行创新。此类战争设计主要着眼满足国家现实安全需求,进行指向明确、可立即执行的战略性作战设计,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冲突提供全局性战争指导,并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军队建设需求,具有应急性、现实性等特点。

以运用创新技术为设计起点。此类战争设计的流程是:军事技术创新——武器装备发展——战争样式创新——军事需求生成。战争设计以技术革新为逻辑起点。首先从技术出发,促进科学技术军事化应用,推动武器装备发展,进而产生新的战争样式并生成军事需求,总体逻辑是以技术推动战争样式发展,即“有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就打什么样的战争”。以创新应用军事技术为起点的战争设计时间跨度比较灵活,因技术、武器装备、战法创新速度不同而不同,但通常需要经过大量试验和实战检验、不断摸索完善才能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的战争样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已有技术和武器装备设计产生新的战争样式,二是基于新技术和武器装备设计产生新的战争样式。二战时基于坦克的闪击战属于前者,基于原子弹的核战争则属于后者,都是典型的技术推动型战争设计。

以研究安全需求为设计起点。此类战争设计的流程是:安全需求判断——作战概念形成——战争构想设计——军事需求生成。战争设计以未来安全需求的不确定性为逻辑起点。根据国际安全态势、战争形态演进、国家战略目标等,研究提出国家战略安全需求,明确何时、何地进行战争,达到何种战争目的,然后研究提出满足要求的作战概念,分析其内涵、功能,进而提出更加具体的战争构想,最后选择、寻找、改进、发明需要的技术,明确军事组织编制调整改进方向,以及军事人员能力素质需求,形成军事力量需求。以研究未来安全需求为起点的战争设计通常时间跨度较长,主要着眼未来20年或更长时间,同时也是国防和军队长远建设发展的起始,既是逻辑的起点也是时间的起点,牵引着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军队组织编制调整改革和军事人力资源建设。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