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荡一身之寇而平之


■杨 欢

明朝的戚继光在《止止堂集》中说,为将者不仅要“能剿外寇”,而且要“能攻心寇”。他还说,善立功者荡一方之寇而平之,善立德者荡一身之寇而平之。这里的“一方之寇”指的是外寇,而“一身之寇”指的则是心寇。

何谓心寇?侵心之敌也,也就是害人害己的邪恶之念。相对于或强大或弱小的外寇,心寇暗藏于心之一域,不肯露出真容,不为外人所睹。如果一个人讳疾忌医、怕丑怕痛,听任心寇作恶,不但不可能建功立业,迟早有一天会身败名裂。

诸葛亮在《将苑》中指出:“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这“八弊”无疑是军人需要提防的“心寇”: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

心寇种类之多,表现之繁,危害之烈,多少人心知肚明,可又“哀之而不鉴之”,如飞蛾投火般地上演一个又一个似曾相识的悲剧。

战国时期魏国庞涓,“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废弃。”最终死于孙膑之谋的乱箭之下。同样,项羽有勇无谋,居霸王之功,贪天下之誉,入秦都大肆掠夺珠宝、美女,可谓愚而贪,终落得个霸王别姬的下场。清朝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战功赫赫,得到朝廷的特殊恩遇。但是他倚功造过、骄横跋扈,贪敛财富、结党营私,平日里飞扬跋扈,气势凌人,“异己者摈斥,趋附者荐拔”,最终被削官夺爵,赐自尽。

“偾事之将,恒由于贪。”贪可谓是心寇之首,为将者一旦心生贪念,贪于军中,则部属生怨,士卒离心;贪于军外,则容易受制于人,失机堕术。即使有“平生宏远之谋”,也难免要陷入“半筹不展”的困境之中。所以,为将者当以“众之死生、国之存亡”为大任,不可怀“染指之情”。

《草庐经略》中言道:“将能心澄如水,则德盛而威自张,万众仰之惟谨,敌人闻风而畏服。”汉代的卫青出身卑微,母亲是平阳公主家的女奴。后其姐姐被选入宫,并被立为皇后。卫青先后7次率军出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但他有功不居功,且身为皇亲国戚,位尊不自恃,为人宽和,不挟私怨,多次把皇帝的赏赐和军功让给部下。“飞将军”李广迷道失期自刎,李广之子李敢,把父亲之死归罪于卫青。为替父报仇,他伺机把卫青刺伤。但卫青宽容大度,不但没有追究李敢的责任,而且隐瞒其事而不使人知。卫青之所以成为名垂青史的战将,除了“剿外寇”的功和能,更有“除心寇”之后表现出来的德和识。

“欲事立,须是心立”。我党我军一贯重视党性修养和道德建设,特别要求党员干部主动检视自我,常掸心灵灰尘,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涵养浩然正气,塑造高尚品格。

刘伯承元帅为中国革命建立了卓著功勋,可他从不居功自傲。苏联作家西蒙诺夫说,刘伯承是他所见过的将军中最谦虚的一个。刘伯承年轻时投身革命学生军,有乡邻劝他去经商发财,他说:“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一身之富贵!”当他脱离军阀部队时,有人要拉他重新在军中任要职,他严词拒绝:“我家无私蓄,遇敌奋不顾身者,唯恐内忧外患,国将不国,官压兵扰,民将不民,并非为博取虚名和荣显。这班军阀若以爵禄相诱,可说是有眼无珠了。”

知人者智,自胜者强。我们要想回答好“胜战之问”,战胜那些拿枪和不拿枪的敌人,首先就要拿出战胜自己的气概,下决心“荡一身之寇而平之”。

(作者单位:63936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