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拔除“五多”的思想病根


■陈晓杰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诊治“五多”这个老毛病,也必须从源头抓起。

“五多”作为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之一,在部队为害已久,之所以屡禁不绝,必有其思想根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抓住思想根子,连根拔起,与现下的制度双管齐下,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如果不能从思想上拔除“五多”的病根,再好的制度在落实过程中还是会跑偏走调,治理“五多”就难免再走上老路。

“五多”问题,其蔓在下,其根在上。长久受“五多”困扰,基层官兵看到的“五多”花样最多,体会也最深。一些基层干部甚至总结出几“怕”:最怕上面“突发奇想”,基层就得加班加点搞突击、抓落实;最怕上面不顾实际追求数字和好看,逼得下面热热闹闹做样子、轰轰烈烈走过场;最怕上面把消极保安全当政绩,只知一味封堵、高压严管;最怕上面总拿过去的经验和观念框定变化的现实,一抓工作就发文、开会、讲话;最怕上面爱“刷存在感”,而且都来基层“刷存在感”……

细察这诸多“上面”的源头,问题还是出在个别领导干部的思想上。有的政绩观错位,为出名挂号、谋求私利,整动静、搞动作,热衷自我设计、自我循环、自我检验。有的是本位主义思想作怪,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业务为半径,各划各的圆,全然不管彼此的交叉重叠。有的就是懒汉思想,为图省心省事省力,不管什么工作,都用发文、开会、讲话模式往上套。有的摆脱不了惯性思维,似乎除了文电、会议、检查评比、派工作组,就不会开展工作了,也不愿意开动脑筋开拓其他工作方法和手段。只要这些思想病根一直在,“五多”就会源源不断地被输出。也只有拔除这些思想上的病根子,克服“五多”为基层减负的目的才不会落空。

战争年代,革命军人心中只有一件事:打赢。因为打不赢,就可能给部队和人民带来灭顶之灾。有时几条板凳、甚至就地一坐,半小时就能开个碰头会;半页纸、几行字,就是一篇简练的战斗通报。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给党中央的一份电报只有6个字:“饥无粮,寒缺衣。”反观今天,我们有多少时间浪费在了无效的会议上,又有多少时间用在了工于辞令、长篇大论上?4间土房、1部电话、3张桌子,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里,毛泽东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在西柏坡期间,毛泽东一年时间亲手拟电报408封,指挥前线战争。今天我们的办公条件好了、指挥手段新了,但为什么一些指挥员“五个不会”“两个能力不够”问题依然存在,身边“传声筒”“应声虫”“笔杆子”多了起来?怪“五多”吗?不,是背后制造“五多”的人的思想根子出问题了,旁逸斜出太多,将主枝都岔偏挤歪了。

思想上的病还是要从思想上解决。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当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认真检视反思,不仅要纠治表面上的“五多”,也要找实造成“五多”的思想病根,从思想根源上挖掘、剖析、整改。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思想深处的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以思想上的破和立,从上而下带动解决“五多”问题,切实把基层负担减下来,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把官兵干劲鼓起来。

洪水决堤之时,没有一滴水是无辜的。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不少人是一边喊着痛恨“五多”,却又在一边制造“五多”;一些人思想上有觉悟,但是遇到具体问题、具体事情,还是不自觉就又回到习惯的老路上;还有的是上面说一阵就抓一阵,不说了各种规定措施就又被束之高阁了。“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要想彻底告别“五多”,就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虚情假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空喊不行,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也不行。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要领导和党员干部带头以思想上的自我革命转变观念、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以战斗力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做好关闸分流;各级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让法规制度成为“稻草人”“泥菩萨”,从思想上动真格、从行动上来真的,“五多”必定可治。基层工作训练生活有秩序了,劳逸结合好了,干部战士自然干劲十足,必定形成上下一心练兵备战的生动活泼局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