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记者来到中部战区陆军某炮兵旅采访。一位旅领导自豪地介绍说:“我们有两个地方值得一看,一个是旅史馆,另一个是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站的创新成果展览室。”
一个旅能够有多少创新成果?带着好奇和疑问,记者推门走进了展览室。只见对着正门的那面墙上,挂满了荣誉证书和奖牌:“十一五”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十二五”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令人眼前一亮的不只是荣誉。小小的展览室中展示着不少“草根”革新装备,每一件装备都是为解决训练瓶颈问题而生——
炮兵雷达全天候精确定位定向系统,可有效提升雷达全天候侦察保障能力;新型火炮超声波自动清洗设备,可快速彻底清洗炮膛内的残留物;炮兵通用观瞄器材方向精度检测仪,可有效提高炮兵部队确定目标诸元的精度……
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站成员、博士郑锴告诉记者,目前展览室里陈列着涵盖主战装备维修保障、作战运用研究、侦测技术研究等领域的3类20多项革新成果。其中,18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多项成果在全军推广应用。
这些成果来之不易。2005年,这个旅组建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站,为技术干部搭建起一个查阅资料、交流学习、集智攻关的平台。14年来,工作站从最初只有一名工程硕士“挑大梁”,到如今有5名博士、11名硕士“加盟”,基层创新人才不断在此汇集,一项项助推战斗力提升的“草根”创新成果也在此诞生。
“工作站的建立发展和许多创新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郑高工。”聊起这些年来的科技创新经历,不少技术干部都提到了工作站成立之初的那名硕士——如今已有34年军龄的高级工程师郑献民。
几天后,记者见到了刚从演训场回来的郑献民。脸膛晒得黝黑,裤腿上泥尘点点,眼前的郑献民与想象中的科研工作者的形象相去甚远。“我们都是‘泥腿子’科技干部!”郑献民笑着自嘲。
和记者熟了以后,他逐渐打开话匣子,聊起展览室里一个个科研成果的由来。从试验评审到鉴定推广,再到斩获大奖……聊着聊着,郑献民对获奖的喜悦聊得越来越少,不觉间回味起了一次次科研攻关的艰辛与不易。情至深处,甚至潸然泪下——在他心中,那个小小的展览室,陈列着他的科研成果,也陈列着一名基层科研人员的苦辣酸甜。
这个工作站活跃着10多名跟郑献民一样的基层“创客”。在全军部队,则有成千上万的基层技术人员。他们的革新发明可能只是一个扳手、一个垫片,但他们努力打通的则是科技转化为战斗力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创客”们的创新故事,就是科技兴军战略落地生根的时代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