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大漠戈壁,太阳仿佛近在咫尺,官兵一个个被晒出了健康的古铜色。但野外驻训,风吹日晒,皮肤问题也不少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军营中上演着怎样的防晒故事?
一
“哎,这太阳,真毒!”休息时,大家刚坐下来,上等兵谢华清就用手遮着阳光,拿起水壶大口大口地喝起水来。
夏天的戈壁滩,白天温度能达到45摄氏度,训练场上一点遮蔽物都没有。战友都期盼着能够稍微凉快凉快,不用那么晒。
“王排长,你和我们一样在太阳底下训练,大家晒得像‘黑煤球’一样,你看,我都晒脱皮了,你怎么还是‘小白脸’一个啊。”谢华清开玩笑地和王排长说道。他这么一说,大家都好奇地看向王排长。
“我呀,有防晒神器。”王排长变魔术似地拿出一支洗面奶一样的东西说,“这是防晒霜,我就是靠它来‘对抗’太阳的。”王排长说着便拧开盖子,挤出硬币大小的防晒霜,两手一搓,就在脸上、脖子上涂抹起来。
“排长,这东西真管用吗?”上等兵夏豪杰摸着脖子上晒脱的皮,一脸的不相信。
“那必须的,这就像给皮肤加了保护层,应对紫外线还是有用的。”看着大家晒得发红的皮肤,王排长觉得应和大家好好聊一聊了,虽说大家在驻训时不叫苦、不喊累,却不知道保护自己,好多同志胳膊上的皮都裂开了。
“防晒也是一门学问啊。”王排长和大家围坐在一起,娓娓道来,“大家顶着大太阳训练,首先得有防护意识,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我们穿的迷彩服就是保护自己的第一道防线,别看它不起眼,但能起到物理隔离的作用。在训练中,我们一定要戴好帽子,扎紧袖口和裤腿,避免让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王排长刚说完,就有几名同志把着装整理了一下。王排长笑了笑,继续说道:“除了迷彩服,防晒霜就是皮肤的第二层防线,每天训练带出前,提前半小时在裸露的皮肤上涂上防晒霜,每隔2-3小时补涂一次,效果会更好。”
“是啊,大家千万别把晒伤不当回事儿。”连队卫生员赵浩然接过王排长的话,讲起前年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前年驻训时,有一个战士本就患有过敏性皮炎,一在太阳光下暴晒,就不舒服。但他没做任何防护措施,结果后背皮肤出现大面积溃烂,还被送往了医院。
“那我们可得做好皮肤科学防护工作了。”三班长卢建伟说道,其他战友也纷纷点头。
从那以后,防晒霜成了战士们挎包里的必备物品。不仅如此,他们还向卫生队医生请教防晒知识,知道了要少吃感光食物,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他们还将这些防晒小知识整理出来,讲给连队炊事班的班长听。
又一次休息,大家从挎包里拿出防晒霜补涂在皮肤上。王排长看到后,高举起水壶喊道:“大家可以喝点茶水,茶水里含的茶多酚,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也能大大增强我们皮肤的抵抗力呢。”
二
一天的训练结束了,战士们围坐在一起聊训练中发生的趣事儿。其中,聊得最多的还是戈壁滩这炎热的天气。
“看我这大臂和小臂的肤色,也是‘泾渭分明’了。”上等兵秦世豪撸起自己的衣袖说道。
“你这算啥,看我的脖子。”田林一边说一边转过身去,露出自己被晒得通红的脖子。
“你们这都算晒得轻的,我最心疼孔班长了。前段时间,我看到孔班长脖子上长满了红斑,而且还有大大小小的透明水疱……”大家正聊着,眼尖的小杨看到孔班长脖子上挂了条毛巾走过来,大伙儿立马把孔班长围住。结果,孔班长的脖子根本就不是说的那样,除了比正常肤色黑一点,也没什么异样。
“孔班长,你怎么恢复得这么快?前几天,我看你脖子还晒得特严重。”小杨摸着脑袋,不解地问道。
“这可都是晒后修复的功劳。” 孔班长哈哈一笑,讲起自己的“皮肤恢复历程”。前段时间,孔班长脖子上起了不少水疱,奇痒无比,太阳一晒,更加难受。他就拿出皮炎平擦了起来,没想到不仅没见好转,还有加重的趋势。“没办法,我只好去卫生队问医生。原来呀,我这是晒伤。医生让我每天训练完后用凉毛巾冷敷10-15分钟,再在晒伤处涂抹上芦荟胶或薄荷膏,同时口服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他还告诉我,训练结束后不要用香皂洗澡或者澡巾搓澡,长期坚持,晒伤的皮肤自然就好了。”
孔班长说着,取下毛巾,在脸盆里浸湿后重新搭在脖子上。“看到没,皮肤也是需要‘呵护’的,每天训练完,给皮肤降降温,这样它才会听话。”
“我说我的后背怎么都脱皮了,每天晚上我挠得是又痒又疼,原来是没做好晒后修复呀。”
“再痒也不能动手挠。”孔班长继续向战友说道:“晒后修复千万不能乱用药,像我们平常使用的皮炎平等激素类药膏是不适合晒伤时使用的,可以选择涂抹一些红霉素软膏帮忙消炎杀菌。洁面产品也要挑选一些温和、含有氨基酸成分的,尽量不要用含有酒精的护肤品,否则会刺激晒伤的皮肤。”
和孔班长聊完之后,大家都跃跃欲试,纷纷拿出自己的毛巾准备先给皮肤降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