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专题策划③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黑土地上好耕田

——一个种粮大户的农业科技经


■杨满仓

七月的北大荒,一派生机盎然景象。放眼远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白鹭在绿油油的稻田上空自由飞翔,徜徉在美丽的田园风光间,一批批游客流连忘返。

“庄稼长势喜人,必将又是一个好年成!”站在田垄旁,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种植户杨布海心情格外好。他告诉笔者,去年,自己种植的水稻获得大丰收,而且销路很不错。鉴于这种情况,今年他又扩大了种植面积。

顺着杨布海手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的稻秧随风摇曳,不时泛起层层稻浪,煞为壮观。“这么大规模的种植,雇了不少人手吧?”听了杨布海的介绍,一旁的游客颇感惊讶。

“还真没雇几个人。”杨布海扭过头笑着说,现在种田靠的是“智慧铁牛”,方便、高效又快捷。看游客依然疑惑,他索性把大家领到不远处的农机具中心参观。洋马插秧机、沃德耕地机、佳联收割机……刚走进农机具中心,一字排列的农机具像受阅的方队一样,映入游客们眼帘。

“这台洋马插秧机安装了GPS系统,一个工作日能完成60多亩地的插秧任务,相当于30个人干一天。”从杨布海的讲述中,人们约莫能感受到他的过人之处。他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生产早已不是仅仅跟土地打交道的行当了,而是“适当体力劳动+大量脑力付出”的结合体。

这几年,杨布海不但上了农业科技培训班,恶补相关技术知识,还购置了一批新农机,使农业生产实现了从整地、种植到秋收的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上的大胆投入,让杨布海得了个“杨大胆”的绰号。

“不是我胆子大,而是我从党和政府的决策中看到了发展信心!”聊起这个话题,杨布海变得严肃起来。他说,这几年,国家在财政收支形势趋紧的背景下,坚持把“三农”作为公共财政的支出重点,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农垦要在良种化、机械化、信息化等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等,让自己种地更有了期待感、方向感。

除了机械化生产,杨布海还注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把20多种新技术通过配套组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生产体系,打造出一个现代化家庭农场。每年,他的水稻亩产都远高于整个农场的平均值。如今,杨布海成了有名的“科技种田带头人”,承担了农场新技术示范试验的重任。

沧海桑田,“三农”巨变。在建三江管理局人武部政委康术臣看来,杨布海仅是黑龙江农垦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代表。他介绍,去年,建三江科技园区在引进优质、高产、抗逆性较好的作物品种基础上,自主培育了水稻品种三江1号、三江6号,累计推广种植50万亩,较常规水稻亩增产56公斤,累计增产粮食2.8万吨,增加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

“驾着小车去种地,扎着领带去播种,开着空调去收获”,这是七星农场农民留给康术臣的印象。他说,对于这里的农民来说,“面朝黄土背朝天”已成为历史记忆,这片绿色的田野上正升腾着浓浓的新希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