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专题策划③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种出优质粮 捧好金饭碗

——追寻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七十二年历程


■鲁宏杰 杨银满 中国国防报记者 乔振友

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展示大厅,当地出产的米油豆奶等各类农产品琳琅满目。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主席在这里考察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随后,他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温暖的话语,是褒奖,也是鞭策,让无数北大荒人激动不已。1947年,一批荣复军人在北大荒点燃第一把荒火,撒下第一把种子。此后,荒火逐渐燎原,种子生根发芽。转眼70余载,奇迹耀荒原。如今,这里的耕地面积达43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进军北大荒,誓建“北大仓”

一根弯木当辕,后端固定犁铧,前边两根麻绳做索……走进北大荒博物馆,一具破旧的犁杖映入眼帘。讲解员告诉记者,这就是著名的“北大荒开发第一犁”。

与广袤的荒原相比,一具犁杖是何等的渺小!讲解员告诉我们,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一批荣复军人创建了宁安 、赵光等第一批国营农场。之后,10万转业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54万知识青年和大批地方干部组成的百万大军,相继投身于垦区开发建设。

“当时的北大荒,野兽成群,沼泽密布,杂草有一人多高。没有住的地方,大家就搭起马架子、地窨子。最可怕的是夏天蚊虫太多,干活时只能戴着蚊帽子,有时只能留张嘴在外边吃饭,蚊虫经常掉到饭碗里。”在八五二农场,记者见到了5位“农垦一代”。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们依然记忆犹新。

然而,就是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他们不等不靠,将无畏之势、前进之姿,定格在黑龙江垦区历史的丰碑上。开垦初期,北大荒年产粮只有0.048亿斤,1978年突破50亿斤,1995年突破100亿斤,2009年突破300亿斤,2015年年产粮达441.3亿斤,2018年实现“十五连丰”……数字可能有些枯燥,却写满建设者的艰辛,见证着奋斗者的足迹!

“今天,这里早已成为‘北大仓’!”在素有“天下第一场”之称的友谊农场,89岁高龄的刘焕高有些兴奋。他介绍,北大荒已建起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黑土生金,清流千里,绿满青山,如今的北大荒俨然一座绿色的宝库!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新一代北大荒人接过老一辈的旗帜,大踏步走在现代化农业的道路上……

农业“国家队”,中华大粮仓

1962年,我国金融机构发行了一套人民币,其中的壹圆纸币上有位女拖拉机手形象。在那个农业生产以人力、畜力为主的年代,这一设计饱含着人们对现代化的憧憬与向往。

在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记者见到59岁的秦泗利时,他正开着一台大型机械忙碌着。脚下的这片土地,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季……

“过去,种地靠人力、畜力,收割用镰刀,条件好点的用‘小四轮’,费时费力效率低。现在,从播种、管理到收割清一色使用大农机。以前十几天的活,现在几个小时就干完了。”聊起北大荒的发展变化,秦泗利很感慨。他介绍,这个农场建设的“国家大田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能够全面积、全方位提取农作物生长的要素信息,并通过科学分析找出作物生长规律,制定规范的种植模式。

从昔日茫茫荒原到拥有千万亩耕地的黑土地上“鱼米之乡”,从住地窨子、马架子到如今楼房林立的新型城镇,从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到以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七星农场取得的成就,是黑龙江垦区建设发展的缩影。如今的垦区,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被誉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北大荒种一年,一亿人吃一年”,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黑龙江垦区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的卓越贡献。

2003年“非典”期间,他们一周内向北京供应2.5万吨平价优质大米;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们向灾区捐赠4600吨优质大米,可满足30万人一个月的口粮需求……据黑龙江垦区一位领导介绍,垦区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粮食调出总和的1/4,每年调出的粮食可供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人口一年的口粮供应。

勇敢走出去,争做“大粮商”

如果你以为北大荒只是粮食大基地的话,那就有失偏颇了。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拉长产业链,打造大企业,在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产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快。”黑龙江垦区一位领导对记者说。据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垦区就是我国出口贸易的生力军。那时,我国外贸出口创汇产品稀少,垦区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国家提供了品种繁多、质量优良的出口产品。

1978年5月,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对外经济贸易局(简称外贸局)正式成立,垦区对外贸易开始步入快车道,到1987年产品出口额达3.18亿元。后来,垦区外贸出口由单纯供货变成了自主经营,出口商品包括粮油、食品、饲料、工艺品四大类11个品种。在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同时,垦区还不断加大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如今,垦区已成为日本、韩国、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商人的投资热土。

与此同时,垦区将海外资源开发作为对外开放重要渠道,鼓励农场、企业和家庭农场“走出去”,利用闲置农业设备、农业种植技术和劳动力到国外从事农业资源开发,先后有30个农场和龙头企业在国外注册公司、租种土地,输出农机和劳务。

“开放,赋予北大荒无限活力。”来自黑龙江大学的李教授,长期关注着垦区的发展。他说,对外开放让一直以“种粮大户”形象示人的垦区,逐渐转型为国际“大粮商”。在他看来,勇于开拓是北大荒精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代表了北大荒人的意志品格,“成绩与辉煌已属于过去,北大荒已扛起新的使命与担当”。

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印发,新一轮改革拉开大幕,农垦迎来转型发展的新契机。人们相信,老一辈人留下的北大荒精神,必将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让黑土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