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追求“一击命中”到注重“有效毁伤”,陆军某师炮兵团射击训练考核摒弃“靶场思维”——

射击不打“擦边球”


■张雅东 王锡圣 陈 洁

7月上旬,陆军某师炮兵团反坦克导弹实弹射击现场,四级军士长李晓龙摩拳擦掌,正在指挥车组进行最后的射击准备。

烈日炙烤的草原上,战车内温度高达48℃。战车刚刚占领阵地,电台里便传来营长喻勇急促的命令:“东南方向,‘敌’坦克一辆正在快速机动!”

捕获目标,瞄准击发……短短30秒,导弹“嗖”地一声出膛,李晓龙死死盯着屏幕,随着距离一点点拉近,细微调整着导弹射角。

然而,距离目标不足百米时,先前自行火炮打击产生的浓烟尚未消散,能见度陡然变低,手柄操纵出现偏差,瞄准光标轻微抖动,结果,导弹只擦边命中了“坦克”靶标的右前侧。

“报告,1车命中目标,请求撤出阵地!”“射击无效!”李晓龙指挥战车刚转了一个弯,就收到了火力毁伤评估小组的裁定结果,这对发射29枚导弹从未失手的“金牌射手”李晓龙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命中目标,缘何判定射击无效?”李晓龙当即向担任评估组长的营长喻勇提出疑问。他这才知道,在炮兵阵地的两个自行火炮车组,也同样因为“擦边”命中被判无效。

“大部分装甲目标的右前侧并非要害部位,‘擦边’命中只能造成轻微受损,并不影响其继续作战。”喻勇解释道,以往实弹射击习惯设置面状目标,只要炮弹进入落弹区就算命中,很少评估其毁伤程度。

拿到射击成绩单,李晓龙发现其中“玄机”:射击效果评定由以往单一的“命中”“未命中”两项,细化为火力反应时间、目标射击难度系数、打击部位有效程度、导弹飞行平稳性等7项评分项目,而他所在班组的“打击部位有效程度”一项仅得37分。

“打得中,还要击得毁。”炮兵团团长单正海深有感触地讲起这几年实弹射击的新变化:随着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弹药消耗指标逐年增多,但对实弹射击的要求不再满足于完成年度任务,而是将每枚炮弹打出最大效能,这就倒逼打击效果评估由概略向精准转变,建立起科学的评估体系。

笔者在现场看到,由此带来的变化是,每次实弹射击都要“标配”组建火力毁伤评估小组、设置战术背景,而射击靶标更是类型多样,有动有静、有虚有实、有远有近,不仅指挥员要按照战场态势及时调整战斗队形,射手也需根据目标属性快速选择弹药种类。

战场变了,靶标变了,打法也跟着变,以往“靶场思维”下那种一字排开、直来直去的阵势很难出现了。笔者注意到,如今的实弹射击场,打什么目标什么部位、谁来打谁先打、使用什么弹药使用多少、打不中谁来补打等成为官兵新的研练课题。

廓清心中迷雾,训练精益求精。一周后,李晓龙所在车组迎来第二轮实弹检验。面对高速运动的多辆“装甲输送车”目标,他们快速判定目标属性,确定重点打击部位,多枚导弹分别精准命中车头、车尾和射击塔,一举将其毁瘫。

微议录

让每枚实弹打出最大效能

■陆军某师炮兵团团长  单正海

现在基层部队弹药消耗指标越来越多,且弹药种类越来越丰富,但作为一线指挥员,我们却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那就是如何让每枚弹药打出最优毁伤效果、发挥最大作战价值,进而使部队训练取得更高质效。

坦白地讲,在以前,实弹射击的“靶场思维”严重,很少带战术背景,感觉就是在单纯消耗弹药,完成既定任务。而且,过度迷恋“首发命中”“满堂彩”,而对于毁伤效果如何缺乏重视,甚至认为那是弹药本身的性能问题,跟官兵技战术无关。如此一来,命中率看似很亮眼,但真打起仗来并不托底。

治训先治虚,求胜先求实,关键在于训风与训法一起改,提高训练效费比。以这次实弹射击为例,就是对接战场,用战场法则检验演训规则,把敌情设真、把目标设活、把标准设细、把要求设严,倒逼参训官兵转变思维观念、纠治不实做法,真正学到练精打仗管用的实战本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