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最根本的是将治军方式转到位


■杨德龙

“五多”由来已久,上下深恶痛绝,各级重拳出击,为何依然禁而不止、纠而不绝、迭代变异?

中央军委日前印发的《关于解决“五多”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规定》,指出了重复发电、层层开会、评比过多等突出问题。探究问题原因,从表面上看是体制机制尚未完善、提挡加速期任务艰巨,实质上是依法治军方式没有转到位。坚持战斗力标准,实现治军方式“三个根本性转变”,才是治本之策、筑基之举。

“战而必胜者,法度审也。”一支常胜之师,必定法度清明、法治昌明。《孙子兵法》把“法”列为兵者五事之一。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如果各级党委依法决策,严字当头、以上率下;机关依法指导,刑起于兵、师出于律;部队依法行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官兵依法履职,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做到工作循于法、秩序统于法、忙乱止于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没有滋生的土壤,“五多”问题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军队要有军队的样子。”最近几年,我军依法从严治军蹄疾步稳,从条令条例、训练大纲到基层建设纲要,从巡视工作条例、治理“微腐败”措施到问责工作规定,出台了一系列完备配套、严密高效、实在管用的军事法规制度。尤其是在国防和军队改革进程中,改革进行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跟进到哪一步。应该说,这些法规制度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标准要求明确细致、责任时限具体详细,只要老老实实“照着做”,抓到位、落到底,就可以根治“四风”顽疾、解决“五多”问题。

然而,由于个别单位法治观念不强、落实力度不够、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治军方式没有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给“五多”留下生根发芽的机会,最终总是围追堵截却打不成“歼灭战”。“五多”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花样翻新,但几乎都可以从治军方式没有转到位找到根源。比如,管理要求层层加码,追责问责泛化简单化,岂不是“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级级照抄照转文电,随意组织试点观摩活动,岂不是“单纯靠习惯和经验开展工作的方式”?频繁组织高层级大规模比武竞赛,多批次组织检查考核评比,岂不是“突击式、运动式抓工作的方式”?

“法者,治之端也。”事有轻重缓急,更有本末源流。如果不从“端”上解决问题,而是在“面”上打转转,就会治标不治本,陷入循环往复的怪圈。《苏轼文集·策别厚货财一》记载:里有蓄马者,患牧人欺之而盗其刍菽也,又使一人焉为之厩长,厩长立而马益癯。并且感慨:今为政不求其本,而治其末,自是而推之,天下无益之费,不为不多矣。我们也可以由是推之,“五多”之所以斩不断、理还乱,不正是“不求其本而治其末”的结果吗?一次会议、一个文电、一次检查解决不了问题,就层层加码、重复进行,甚至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以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基层之负必然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有一种攻击方式叫 “降维打击”。讲的是,地外文明没有通过热兵器毁灭地球,而是将我们所处的空间维度降低,地球乃至太阳系无法在低维度的空间中生存而被毁灭。根治“五多”问题,也要实施“降维打击”。只要将法治信仰融入血脉、将法治思维镌刻脑中,不断转变工作职能作风、转变工作运行模式、转变工作指导方式,真正降低“五多”的空间维度,就能将其釜底抽薪、消灭殆尽。否则,老“五多”未根除,新“五多”又出现,而且会更多地消耗基层官兵的时间、精力和积极性。

“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目前,“基层减负年”时间已过大半,但根治“五多”的形势依然严峻。“逆水行舟用力撑”,只有一鼓作气、连续作战,进一步明确职能权限、规范权力运行、合理优化程序,处处用法治视角审视问题、用法治逻辑分析问题,事事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做到思想上真想减负、方法上真能减负、实践上真在减负,方能把“五多”连根拔起,使其无处遁形。

(作者单位:65447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