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军校工科学员,从入学第一天起我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在大学期间“折腾”出点小产品、小设计,不仅过把动手瘾,还能更好地理解生涩抽象的书本知识。
大一时,结束了紧张充实的军训,我有了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便和几名同学加入了学校的“兵器工程实践俱乐部”,开启了参加全国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的征程。
刚进俱乐部时,电视屏幕上一直在滚动播放学长参赛和领奖的剪影,我们几个毛头小子的内心一下子“澎湃”起来:我们也要搞自己的水下机器人,还要站上领奖台。
第一关就是理论关。刚开始,我们几个大眼瞪小眼,完全找不到头绪,所有的知识储备就只有在课本上学到的皮毛。于是,大家决定分方向恶补理论知识。我负责的是电路模块,复杂的回路、纠缠的连线,着实让人头大。时间紧急,我见缝插针,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两本厚厚的电路书随身携带,以便随时翻阅;刷朋友圈的时间都用来上网查资料;每天熄灯后,图书室里总有我们几个人的身影。就这样,一个个理论难关逐渐被我们攻破。
攻下了理论关,团队开始着手外观和内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套方案,一种是照搬已有模板,适当进行优化设计,另一种是独立自主设计整个航行器。
我一直记得马伟明院士带领团队让潜艇电机设备从依赖进口到国产化,让潜艇真正装上“中国芯”的故事。没有犹豫,我毅然选择了第二种,选择了独立的设计。
“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接下来的日子里,身为组长的我带领组员在控制和动力模块上猛下功夫,将无人机的控制系统程序和汽车的动力系统程序进行巧妙结合,“独家定制”出水下机器人的程序组件。
离正式比赛时间越来越近了,在最终的调试阶段,机器人的各种运行问题却让我如鲠在喉。最大的问题出现在比赛前一天晚上,机器人在水下开始不由自主地“抽搐”。我和组员们用了一个多小时把航行器完全拆开,挨个排查零件问题。夏天的傍晚燥热烦闷,加之空调也“罢工”,我们6个人满头大汗地围在眼花缭乱的导线旁,谁也没说过放弃。
那一晚,我们一宿没睡,直到第二天东方既白。当我们终于找到问题电路、顺利排除故障后的那一刻,我们几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比赛中,我们设计的机器人在水下大显神通,“霸气”地将全国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的最高奖收入囊中。
竞赛的成功激发了我的自信,在大四进行毕业设计时,我没有“随大流”选择仿真模拟类的软件设计,而是自己联系导师做了一个可适用于某型武器装备的测量电路板,在工具桌上焊接出了自己的“小天地”。
毕业选岗时,我选择了海岛一线技术岗位。我相信,在军校打下的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能助力自己在岗位上走得更稳健,走得更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