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部机关干部进行了一个简单统计,发现自己从早到晚承办的各类呈批件中,“临时报批”占了相当一部分,以致白天的很多工作不得不推到晚上加班处理。
当前,不少单位都在转变工作作风,特殊情况“临时报批”为各级解决燃眉之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在倡导为基层减负的大背景下,过多的“临时报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作忙乱失序。
笔者认为,“临时报批”渐成常态,一方面与个别单位预想计划不细致、突发情况不预置、应变手段不灵活、请示报告不及时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个别同志开展工作浮于表面,统筹协调不周全、对接工作不主动、提报需求不精准,遇到一些情况不经深入调查研究就临时起意,人为增加工作中的“变量”。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临时报批”一旦成为常态,正常工作秩序受到影响的同时,领导机关公信力也会大打折扣。久而久之,不仅各类规章制度逐渐形同虚设、难以刚性落实,部队安全管理也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各级领导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应着力培养前瞻思维、整体筹划能力,统筹工作要周全考虑各要素、周密照顾各需求,防止因解燃眉之急而自陷于顾此失彼的尴尬境地。
同时,还应逐步健全重大、紧急、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准确掌握手中资源,合理调配相关力量,让“临时报批”止于“临时”,而非“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