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胜”的关键,就在于敢于自我剖析、自我否定、自我革命,通俗点说,就是常和自己“过不去”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里的这句名言,意思是说能够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才算是真正的强者。其实,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干事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最终成就自己的过程。“自胜”的关键,就在于敢于自我剖析、自我否定、自我革命,通俗点说,就是常和自己“过不去”。
对“成绩”挑剔一点。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只要奋斗,总会出成绩,区别无非是大小而已。可以说,出成绩不难,难的是如何正确面对成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用0.897亩试验田生产稻谷1172.5公斤,按通行的“七五折”方法计算,每亩净产量为980.4公斤。对此,他认为“今年实验环境较好”,主动说服验收专家组改用更严苛的标准计算净出率,最终公布亩产为926.6公斤。渴望成绩,宣扬成绩,是人之常情。但面对成绩,应当以事实为基础,客观分析含金量,最大限度地挤干水分,这才是对待成绩的正确态度。对待成绩,党员干部切不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夸大其词;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本着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该打折的打折、该挤水分的挤干水分,让成绩晒在阳光下,经得起检验。努力让心态适时“归零”,不让成绩变成阻碍进步的“绊脚石”,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才能实现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对“安逸”离远一点。随着作风建设的不断推进,在一些干部身上,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情况已有明显改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担当、不作为,图安逸、“混日子”的变种作风病仍然存在。曾经有一阵子,廖俊波的身体里有两个声音在吵架。一个说“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一个说“去给别人干点事吧”。几番较量,后一个声音的分贝更大,也更有力。正是在跟自己的博弈中,廖俊波听从了信仰的召唤,在人生路上笃定前行,成为“时代楷模”。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都是奋斗者。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敢于对“安逸”说不,主动强化能力提升和实践锻炼,增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主动“干”起来,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说干就干、大干快干,既要效率高,又要质量好;主动克服心浮气躁、重权轻责的思想,沉下心思、扑下身子,做实事、求实效。
对“顺利”警惕一点。唐代诗人杜荀鹤有首题为《泾溪》的哲理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说的就是在有暗礁的急流险滩处,人们大都小心翼翼,很少有人落水;而到了风平浪静之处,却常常容易忘乎所以,以致葬身鱼腹。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逆境,往往能够做到隐忍坚持和努力拼搏;可当他们处于人生顺境,面对种种诱惑的时候,反而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最终忘记了初心,抛却了使命,放弃了砥砺前行。可见,“一帆风顺”并非是彻头彻尾的好事,挫折和困境反而是促进人们反思求变、不断进取的推动力量。因此,党员干部面对顺境时尤其需要“如履薄冰”,自觉抵制腐朽思想、落后文化的侵蚀,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党性要求;要安守本职、知责尽责,拎着“乌纱帽”无怨无悔埋头干事,甘当党的“一块砖”,争做革命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