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努力,都会开出幸福的花朵!”
6月上旬,在上级组织的步战车车长专业首席“四会”教练员比武中,我夺得第一名,被任命为旅队步战车车长专业首席教练员。
掌声响起,时隔两年我终于重新登上领奖台。回首转岗以来的700多个日日夜夜,个中滋味,甘苦自知。
时针拨回到两年前,我所在的炮兵连被整编成机步连。一夜之间,连队“脱胎换骨”,主战装备由火炮换成了信息化程度更高的步战车。
作为担任过多年炮长的“老把式”,突然要驾驭这样一个陌生的“庞然大物”,我真是没有一点底气。当连队任命我为步战车车长时,我心里更是打起“退堂鼓”。
年龄偏大、学历不高、接受新东西比较慢……和年轻战友相比,贴在我身上的这些“标签”,让我更加畏惧改变。
过去,在我的认知里,守好眼前这片海、操作好阵地上的火炮,就是一名合格的海防战士。然而,新连队调整组建刚“满月”,旅里组织的一场检验性演练便给我上了深刻一课:新连队防区内机动路线长达数千公里,而我对防区内的道路、气象、水文等相关知识一无所知;与特战、炮兵、信息等分队协同行动已成为日常,而我还习惯“单打独斗”“各干各的”……
“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置身新岗位担当新角色,如果还躺在往日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势必会被无情淘汰。那段时间,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巨大压力。但我不能退缩,也无路可退。我对照新岗位要求,详细制订“能力提升路线图”,并对照一个个缺项,从零学起。
“不怕慢,就怕停滞不前。”那段时间,白天上车实操,我格外珍惜每一次训练机会,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晚上熄灯之后,我打着手电筒,抱着教材,一遍遍背记着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钻研步战车的战术战法,硬是把10余本教材都翻卷了边。
改变,在悄然发生——扎进“军情研究室”,在浓厚的研战氛围中,我的陈旧思想慢慢被剔除;每次连队邀请其他兵种专业的战友前来授课,我的笔记本总是记得密密麻麻;旅队推开生产厂家、培训机构与演训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我3次申请参加……转型重塑的每一天,我挥洒着汗水,也收获着成长,我的目光从眼前一隅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南中国海。
从“塑形”到“强能”,从“形联”到“神聚”,经过一次次实战化摔打,我在旅里全要素防御演练、跨区机动支援等行动中破茧成蝶,“能力缺项”被逐个填补,立体攻防、体系融合的意识也慢慢刻进了脑海。半年多时间,我从炮长成功转型为合格车长;一年多时间,我从合格车长成长为优秀车长,成为连队最快成功转型的人。
今年开训后,演练再次打响,在友邻力量的配合下,我们快速跨区机动,依托体系灵活运用多种战法,圆满完成支援任务。3月份,在陆军组织的首次定级考评中,我顺利通过通信、驾驶两个专业二级评定。
遇上改革,是我的幸运。两年过去,数百个日夜,我和我的战友经历了阵痛,收获了成长。行走在强军路上,身为首席教练员的我,又一次向新目标发起冲锋。
(本报记者陈典宏、通讯员曾梓煌、吴 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