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善下者,人恒敬之


■马家兴

善下斯为大,能虚自有容。

善下是一种人格的修养,一种领导魅力,更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古往今来,凡善下者,人恒敬之。

北宋名将、魏国公韩琦统帅军队时,一次夜间伏案办公,为其持蜡照明的侍卫走了神,蜡烛烧了他鬓角的头发,韩琦用衣袖蹭了蹭又继续办公。过了一会儿,发现侍卫换了。韩琦怕侍卫长责罚那名侍卫,就把侍卫长召来说:“不要替换他,因为他已经知道怎样持蜡烛了。”将士闻之,无不为韩琦的举动而感动。

据载,唐代天德军判官任迪简一日赴宴,倒酒的侍卫一时马虎,误把醋壶作酒壶,给任迪简斟了一大盅醋。任迪简一喝,酸不可耐,但他知道军使李景略治军极严,部下稍有过失便遭重咎。于是,他咬牙饮尽,结果“吐血而归”。这件事情传出去后,“军中闻者皆为感泣”,任迪简也日益受到官兵爱戴。因崇敬他宽厚仁恕、与人为善的人格魅力,后人誉之为“呷醋节帅”,《旧唐书》亦为他作良吏传。

善下,实则是一种人格魅力、一种非权力影响力。将帅们带兵打仗,靠权力,也靠权威。如果一名指挥员注重善下,有容人之量,就会产生“不令而行、不严自威”的人格魅力,部队也会产生“上下同心,其利断金”的战斗力。反之,那些不善下的将军,则很难喝到“祝捷的美酒”。

我军的征战史上,很多将帅之所以多打胜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一直有善下的优良传统。朱德元帅,对士兵极其温和,曾多次替士兵站岗;贺龙元帅,坚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始终与将士们共甘苦、共患难;彭德怀元帅非常体恤下属,特别关心官兵冷暖,曾把手插进战士的鞋子里感受温度……正是他们的善下,激发部属英勇作战,所向披靡。

军队讲铁血,也重柔肠;重法治,也重感情。指挥员善下,官兵就愿跟他上战场,为他挡子弹。否则,官兵之间就易产生隔阂、失去信任,甚至影响战斗力的巩固和提升。

进入新时代,善下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对指挥员来说,做到善下,既要关注官兵的生活问题,也要关注官兵的成长需求、心理诉求、进步渴求、人格追求,让他们拥有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领导干部是否做到善下,检验的尺子握在官兵手中。实际生活中,有些指挥员自认为把官兵生活“照顾”得很好,但官兵仍不满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真正把准时代脉搏,未能在解决官兵痛点上下功夫。当前,官兵最痛恨的就是“五多”,以及这样那样的负担。一个领导干部真正善下,就应该千方百计为基层减负、为官兵减压,让官兵集中心思和精力练兵备战。可以说,那些为了个人政绩反复折腾基层,为了面子工程浪费官兵心血,为了出名挂号无休止地考核检查的领导干部,其内心就没有把官兵放在心上,也不可能做到善下。正所谓,“服其心方得其力”。一个不善下的领导干部,很难带领官兵打胜仗。

“不爱征戎儿,岂可执帅印。”无数事实证明,领导把官兵放在心上,官兵才会把事业放在心上;领导把官兵当亲人,官兵就会把使命高高举过头顶。

(作者单位:96743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