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拉,海拔近4700米,藏语的意思是“怪石垒成的山头”。的确,大自然鬼斧神工,这里的石头古灵精怪、高低错落,宛如通天音阶。哨兵们拾级而上,脚底仿佛有音符流淌,足韵热烈铿锵。
戍边生活艰苦,他们报之以歌。忙碌了一段时间,终于可以歇一歇,哨长田立冬决定排练个节目,迎接即将到来的建军节。
大家携带“十八般乐器”,走向天然舞台,各自对号入座——下士李真豪手持笛子,一马当先,站到最高处。李真豪人如其名,性格豪爽,音域宽广,每次排练都坚守“高音区”;四级军士长韩乃德是战友们公认的男中音,依旧站在后排中间;义务兵夏梦鑫不仅性格含蓄内敛,吹起口琴来也是温文尔雅,识趣地把好低音部;田立冬身为一哨之长,又是主唱,自然处于“C位”,居中调度……总之,这套演出阵容游刃有余,既“上得去”,也“下得来”。
“常忆起雪海里摸爬滚打/忘不了云天上战风斗沙/既然选择了戎马生涯/就要为长城添砖加瓦/我们用热血将冰融化/信仰就在冻土里扎根发芽/我们把强军种子播撒/理想就在汗水中开成鲜花……”
山巅弹唱,云中飞歌,哨兵们弹唱起自编的歌曲,抒发着“脚很长边疆为家,梦虽远终将抵达”的壮志与理想。
卓拉地无三尺平、天无一日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哨所组织文艺排练难有空地,只得就近搭台,把云天石林变成快乐广角。哨兵们空闲时会移步至此,放松一下心情。不过,他们需看上苍的脸色,排练往往始于偶晴,在风雪中戛然而止。一两首歌不嫌少,三五分钟不嫌短。尽管未必能尽兴,但这里的官兵早已习惯了简单的快乐。
这天清晨,四级军士长杨东儒起了个大早,他带上自己的拿手乐器,独自占领“乐坛”,吹奏起来。莫非老杨有啥高兴事?战友们循声而至,问明缘由。
杨东儒满脸堆笑,声称家有喜事。原来,杨夫人生了二娃,戍边卫国再添“接班人”,下代从军有了“双保险”。战友们一听也乐了,于是让老杨与嫂子接通视频,大家合力为“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嫂子弹唱一曲,也让军娃听听云端哨所的声音……可能是舞台太高、离天很近的缘故,这次演出“惊动”上苍,风雪再度搅局。虽然千里传音仅持续2分58秒,但屏幕两端都无比高兴。
山高路险,一直以来,卓拉哨所像一座“雪域孤岛”,哨所官兵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长达半年的封山期里,官兵靠冬囤物资度日。前年底,上级将索道修到了距离哨所较近的山口,用的、吃的、读的接连运来,有生活用品、新鲜蔬菜,还有远方亲友的关怀、恋人的等待……生活条件的改善,让哨兵们欢欣鼓舞。空闲时,大家在天然舞台特意排练了一曲《走进新时代》,表达喜悦。
一条延伸到天际的巡逻路,覆盖冰雪,洒满了哨兵们的汗水,甚至鲜血。沿着这段报国征程,哨兵们走过日月轮回,走过春秋更替,走过青春无悔。
常年相伴,那些沉默坚韧的怪石,仿佛也听懂了哨兵们的歌,读懂了他们的心。这天阶上最美的音符,是一代代哨兵用忠诚与热血谱写的旋律。
“这里的哨兵顶天立地/看山从不仰望,只管俯视/我们与日月星辰相伴左右/任凭黑白变换,春秋更替/既然坚守雪域就要美到天际/极地卫士当有凌云壮志/不负祖国育我七尺之躯。”
上图:卓拉哨所的官兵在怪石天阶上快乐弹唱。晏 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