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小白!半年来,我们一起了解了AI的前世今生,又畅想了未来的智能世界。我们进过工厂、看过比赛、到过学校、参观过医院……无论在哪儿,都能发现AI这位老朋友。它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不似春风般和煦,却如夏雨般急切。AI与每个人的未来休戚相关。那年,当它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人类时,大多数人似乎觉得AI离自己还很远,但当它开始“夺”走你的工作时,才会觉得AI的影响来得如此真实。谈起AI对生活的影响,我不妨推想10年后现实生活中极有可能发生的一幕——
一天,小张在朋友圈里发出了这样一则信息:“之前如果有人问起我的工作,我会说我是卡车司机,现在因AI司机的上岗、挤对,我却答不上来了……”
职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每个人的身份标签。咂摸10年后小张朋友圈里的话,可以想象,他的失落不仅是因失去卡车司机这一职业,还有自我认同感的缺失。
就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参加劳动、找一份工作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主流价值观。而面对来势汹汹的AI浪潮,面临失业的“小张们”将不是少数。
现在,几乎每天都会看到人们在AI领域取得进展的相关消息,时常会有AI产品走出实验室,迈向市场。在给人们带来新体验的同时,也在悄然替代着一些岗位。随着无人送货机器人、智能话务员、AI财务助理、AI医疗影像判读系统等产品的普及,快递员、人工客服、财务等岗位将大幅减少,甚至会被取代。
敏感的话题往往会成为网络上的热点。前段时间,某网站对“AI+就业”的相关话题作了统计,仅一周时间,涉及这一话题的文章就有近2万篇。有些网友认为,AI给就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AI改变了就业结构,取代了部分工作;另一方面,它也会像之前的科技革命一样创造新的岗位。
值得关注的是,以AI为重要驱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前几次科技革命有着本质不同。以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蒸汽机和电力的广泛使用,虽然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压缩了手工业劳动者的生存空间,但工厂流水线上需要大量的工人。与之相比,AI是实实在在的替代者。
2017年,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新码头在青岛港正式启用,码头上熙熙攘攘、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已成历史,改造一新的港口不见一人;2019年,华北首个“未来物流园区”完成物联网智能升级投入使用,从商品分拣、打包到园区监管,全部由AI负责。
不可否认,AI也在创造新的岗位。前不久,人社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3个新职业,其中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运维员等。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在担心:AI取代人力已成不争的事实,新旧岗位转换过程中的结构性失业将很难避免,或许这些新岗位不足以吸收大量失业人员。
那么,该如何解决“小张们”的迷茫?
面对AI这一新“物种”,我们习惯于关注AI能干什么;要解决就业问题,我们不妨看看AI不能做什么。AI发展至今,在基础学科领域只有一个重大突破——深度学习。目前的AI应用,其内核都是深度学习算法。
深度学习算法离不开大数据,而且只能在结构化的框架内处理单一的任务。所以,目前的AI还不能作创意性的深度思考,不能跨领域思考问题,更不能提供有温度有人文关怀的服务。
AI的劣势恰恰是人类的优势,而AI在搜索、存储、计算等方面的优长又是人类所不具备的。由此,如果人类和机器联手,由AI负责重复性任务,人类负责具有创意性的工作和处理人际关系,打造人机结合的新业态,这样既能提供高效且人性化服务,还能解决就业问题。
比如,记者在写文章时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如果有了AI助手,只需输入关键词,它就能快速搜寻全网的资料并分类整理。这样,记者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构思文章的脉络。
再如,培养一个放射科医生的代价是高昂的,难点在于判读医疗影像。目前,AI在某些癌症的诊断方面已超越了放射学专家。如果把这一“看片”的工作交给AI,让医生从繁重的程式化劳动中解放出来,就可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个性化医疗服务。
不只是记者、医生,未来包裹着AI内核的职业还有很多,如教师、律师、导购员、心理治疗师等等,他们不会被AI完全取代。因为没有一台机器能体察世间百态、人间冷暖,服务工作最终还需人来完成,AI只是助手。
可以说,面对AI大潮,抵制是徒劳的。我们只有顺应趋势,从社会保障、职业培训、教育体系等领域入手,及早做好准备,才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