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画家于成松心里,那些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紧急关头挺身而出,甚至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都令他深深敬仰。也正是因为如此,作为一名从军队走出来的知名画家,为英雄画像、用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英雄精神,一直是于成松的追求和夙愿。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当于成松将他精心绘制的英雄人物画像浓墨重彩地展现出来,人们望着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林俊德、张超等英模的画像,深深为他笔下所展示的英雄而感动。
这些英雄人物的肖像以大写意的手法被呈现在高约2米的巨幅画面上,线条酣畅、笔墨静穆,意境朴实而庄重,诉说着英雄们光辉灿烂的人生经历,饱含着于成松对英雄的仰慕与敬重。
在于成松看来,肖像画,尤其是如此篇幅的大写意肖像,非有喷薄的情感难以完成。多年来,为了画好英雄,于成松多方搜集整理英雄生前留下的资料和影像,又数次探访他们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在于成松的艺术创作理念里,只有深深打动他的人才能入画。这次为英雄画像,他受到的触动太多。在人人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里,他看到英雄战友的痛惜、看到亲朋的思念、也看到人们的铭记。浓墨饱蘸,于成松却在落笔时反复掂量,到底以哪一种角度将英雄入画?
纵观于成松的作品,无论是油画还是国画,都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被业界广泛认可。他曾在卢浮宫举办长卷水墨肖像画作品大型展览,也是第一位在南极举办画展的艺术家,历时30年精心绘制的油画作品《中国风光画集》更是在2008年奥运之时成为国礼。那么,这样一位独创了复合油版画、在中西方技法和情感冷热之间游刃有余的集大成者,在绘画上似乎有着无限的可取之材,他又是因何数十年来对英雄肖像画的创作念念不忘?
于成松说,这是因为他在部队经历过艰苦的磨砺,也因为他在南极经受过生死的洗礼。
40余年前,于成松曾在驻西藏某部服役。冷硬的土地、稀薄的空气和齐腰深的雪,都给他留下了刻骨的记忆。他和他的战友们,在最好的年华里选择守护在难以到达、无人可见之地。沉默的边境线上,寒风凛冽如刀,战士们以苦为荣、甘愿奉献的精神,成为多年来于成松眼中对“英雄主义”深刻又动人的注解。
从部队回到地方后,他受命随“雪龙号”赴南极采风,取景雪山时突遇险情,脚下的冰原急速崩裂,情况危急!“雪龙号”迅速派出队员和直升机展开全面搜救,并通知临近海域科考船只共同营救。一时间,“于成松”这三个字成为灾难面前南极圈人人关切的名字。被营救上岸后,对讲机中一次次传来队员们的问候,惊魂甫定的于成松非常清楚,参与营救的队员们面对未知灾难而深入危险境地,他们这是将自己的生死悬于一线!这场景与他当年戍守生命禁区的经历重叠起来。无论是在高寒的青藏高原,还是在冷硬的南极大陆,变化万千的气象里处处潜藏着危机,而他的战友们和如今眼前的队员们一样,考虑的从来都不是自己。他们似乎在默默之中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如果成就英雄的事业是要作出牺牲的,那牺牲的一定要是自己,而决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同胞的生命。当英雄精神成为一种共同坚守,英雄的选择已然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个群体的共同选择,是他们生命底色的生动呈现,也是整个民族的坚强意志所指引他们走向的必然道路。它在南极这片遥远又冰冷的土地上,带给了于成松强烈的安全感,使英雄的形象在他的心中不断被放大又被具象。他越来越感受到,在一位又一位英雄人物身上被集中释放的英雄主义精神,其实藏在每一位普通一兵的信念里。这信念汇聚成一条茫茫大河,蕴藏着无限的磅礴力量,承载着和平和复兴的希望。
让他久久思索的问题,也因此似乎有了答案——
他要画的是英雄,也是平凡的普通一兵。
在于成松的画中,邱少云眼神温和,年轻的面庞还带有些许少年的羞涩;逐梦海天的张超眼中似有泪光,是在思念他深爱的妻子,还是在凝望那片他守护的海空?水墨画的大写意透露出的朴实情愫,带给我们平静又悠长的感动。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英雄原本也是非常普通的军人”,这是一名曾戍卫边关、也曾经历生死的军人对英雄的解读。于成松既看到英模的光芒,也知晓他们曾走过的道路,在作出生死抉择之前,英雄们原本也踏实平凡、也是“普通一兵”。他渴望也相信自己和战友们,能够沿着这条光荣的道路,在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过程中,无限接近自己心中的英雄形象。
在于成松的画作里,我们看到了平凡而富有力量的英雄。画面中英雄的眼睛,传递出英雄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这也正是在前辈的殷切期待中成长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军人的共同信念。
英模已逝,信念永存。
在“八一”军徽的光芒之下,战士的告别,永远都不会倒下;英雄的信仰,将被代代传承。
上图为于成松所绘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