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的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给四川省汶川县映秀小镇造成毁灭性打击,昔日繁华的小镇一度成为地球上“陷落的疮疤”。
11年后,就在灾难发生的地方,一座定位为旅游温情小镇、防震减灾示范区和“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地的美丽小镇,在岷江河谷又奇迹般地拔地而起,令世人惊叹。
雨后的映秀,空气清新。远处的山坡上,当年随处可见的塌方和泥石流处已被满目的绿色覆盖。
前些年,特大地震带来的悲怆始终笼罩在映秀人民心中。如今,走在映秀镇街道上,川西民居、藏寨风情、羌式建筑交错相融,民族风情的房屋、现代风格的场馆、宽敞平整的街道顺势铺展开来,精致的房顶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开门迎客的映秀人彼此间熟悉地打着招呼,“去哪儿?忙啥子?待会儿来我家喝茶……”每一张脸上都映着笑容,充满活力。
回望艰难岁月,更能体会到映秀的新生。在漩口中学遗址,倒塌的主楼定格在“5·12”下午的那个瞬间,废墟中的课桌椅、褪色的标语、残破的校舍见证了那段悲歌岁月。
漩口中学遗址讲解员陈秀蓉谈及往事心潮澎湃:数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千里驰援灾区,从空中、地面多路并进,挺进震中;15名空降兵冒着生命危险,在岷江峡谷开创了不具备伞降条件的伞降壮举;四川省军区派出300名官兵第一时间赶赴映秀,群众高呼“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恩人呀,快进来坐一坐!”在映秀镇中滩堡村博爱新村饭店前,老板杨云刚一眼就认出了曾在汶川地震时参与映秀救灾的汶川县人武部政委梁雪东。“5·12”汶川地震中,杨云刚家房屋垮了,所幸一家人都平安无事。2011年春节前夕,由广东东莞对口援建的新房竣工,杨云刚一家和乡亲们搬回了映秀镇。第二年,杨云刚利用一楼门面开起了饭店,取名“博爱新村饭店”。这几年,杨云刚一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2月12日,习主席来到杨云刚的饭店,在店主的邀请下,习主席愉快地参与炸酥肉、磨豆花,边体验边同一家人交流。后来,杨云刚在习主席推过的石磨上系上大红绸,石磨成为客人最爱合影的地方。今年春季旅游期间,饭店菜谱进行了更新,“幸福酥肉”和“带劲豆花”成为不少客人的必点菜。“现在,我们每天要炸40多斤酥肉,卖上百碗豆花。”杨云刚高兴地说。
在映秀镇,和杨云刚一家一样从事餐饮、旅游接待的家庭越来越多。目前,全镇有餐馆59家,客栈67家,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经营的人占全镇人口半数以上。
“映秀人变了。”映秀中滩堡村村支书杨云兵对此感受颇深,灾后重建以来,送免费茶、助力公益、参与捐款救援的人越来越多,整个映秀沉浸在感恩报恩的默默温情之中。
震后11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映秀镇新建成的学校、医院抗震等级可达9级,居民住房抗震等级可达8级,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通往成都、汶川及周边的旅游景区,这为当地群众带来无限商机……新学校、新房子、新生活,从震后的一片废墟到今天的美丽新城,走出震后阴霾的映秀,洋溢着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
浴火重生的映秀镇,已一扫昔日的阴霾惨淡,重新崛起于绿水青山之中。这座曾经的震中小镇正在以原地重生与感恩回馈的温情,向世界讲述一个非凡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