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马背摇篮”中的岁月峥嵘


■夏董财

2019年6月1日,原创话剧《马背摇篮》在北京国安剧场成功公演,一段动人的历史被舞台灯光倏然照亮。

1945年6月1日,延安第二保育院在延安城北枣园川南面、靠近党中央机关的小矾沟诞生。在战时特殊的环境下,延安第二保育院承担起保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重任。1946年11月,按照上级的指示要求,延安第二保育院全体人员带着136名孩子告别延安,踏上了辗转三千里的漫漫征途,历时两年零十个月,把所有孩子全部安全地带到目的地。一列长长的骡马队伍行进在陕北高原上,每头牲口的背上驮着两个小木床,孩子睡在小床里,盖得暖暖和和的,“马背摇篮”的称谓由此而来。

话剧《马背摇篮》通过话剧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呈现形式,带领观众重温那段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该剧由桂莹、杨和平担任总导演,军旅作曲家董京安担任音乐总监,张宇博、军旅作家刘巍担任编剧,由徐晟和张晓军分别担任导演和副导演。演员来自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北京曲剧团、中央戏剧学院等专业院团及单位。剧中,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前身为延安第二保育院)的72名幼儿和10名教师本色出演,凸显了红色基因传承的现实意义。军旅作家刘巍谈及创作时说:“剧本的写作本着既还原历史又升华剧情的原则,以史实为依据,合理地进行了再度的创作加工。在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中,我想表达的是延安第二保育院幼教工作者带来的关爱、温暖和希望。在那样的长途跋涉中,他们牺牲了自己,保全了孩子。这是一种勇于奉献、甘于寂寞、自觉付出、崇高博大的红色基因,它不仅适用于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更应该代代相传,持续传承和弘扬下去。”

舞台上大幕开启的一瞬,独具魅力的腰鼓表演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朴素而豪放的特质,远去的红色记忆从历史纵深处延宕开来。话剧《马背摇篮》按照时间顺序,根据延安第二保育院真实的历史事件设置分幕内容,由《挥别延安》《踏上征途》《驻扎柳林》《抢渡汾河》《翻越雪山》《尾声》等章节构成。

舞台上,暖色调的光晕照在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身上,作为这次战略转移的亲身经历者,他深情的讲述与大幕上出现的小孩手绘画,将观众带入延安第二保育院的远征剧情。在整部剧中,“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豪迈誓言贯穿始终,每一幕剧都精心遴选了典型的场景。在《挥别延安》中,为了安抚烈士遗孤“小调皮”,张嫂抱病上路。大撤离在即,359旅干事陈京生与女儿小妮只能进行短暂的温情相伴。出征前他与妻子、保教科科长赵淑平浪漫告别。这段内容真实再现了当时官兵们与家人分别的场景。在《尾声》中,队伍顺利到达北平,保育员按照花名册,将孩子们完整地送归到父母家人身边,而陈京生却已经牺牲,没有履行分别时要迎接赵淑平和小妮的承诺。延安第二保育院的工作人员光荣地完成了护送革命后代的使命,为新中国的建设保留下充满希望的“红色火种”。

演出过程中,很多观众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话剧《马背摇篮》的成功之处在于,创作团队能够深刻理解红色文化,准确把握革命精神,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探索。在长达两年零十个月的远征历程中,选取了挥别延安、东渡黄河、柳林镇休整、夜渡汾河、爬越绵山等典型历史事件,通过老人回忆讲述时的隔空对话,凸显出延安第二保育院工作人员与孩子们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厚感情;通过塑造张嫂、小李子、赵淑平、小妮、小调皮等主要人物形象,让观众看到了当年延安第二保育院远征过程中的人物群像。全体工作人员的牺牲奉献精神、孩子们在经历战火后从调皮到懂事的转变等都因情感真实而给人留下很深印象。为了高品质高水准呈现历史环境和背景,该剧在音乐上融合了陕北民族音乐元素,舞台设计上采用桥梁、红灯笼等立体式道具进行场景布置,背景墙上采用真实度极高的投影,使延安第二保育院革命旧址、黄河、汾河、绵山等物象更加真实可感,再通过声光雾的氛围呈现,打造出了夜雨滂沱、大雪纷飞、枪炮紧促等视听觉体验。

话剧《马背摇篮》精彩还原了厚重的红色历史。特别是,主创团队始终保持了严谨的历史态度,他们多次前往延安等地现地采风,对剧本进行精雕细琢,力求历史细节的真实。峥嵘岁月里的红色记忆蕴含着恒久的艺术魅力,有许多荡气回肠的故事和人物,既是军旅话剧可以持续挖掘的题材富矿,也为当下的观众提供继续前行的经验和丰厚的精神营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