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任务顺利完成特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今天,我们 离建空间站有多远


■本报记者 邹维荣 韩阜业 张  新

随着天宫二号成功再入大气层,化身一道闪耀的流星完成最后的谢幕,天宫二号与太空正式告别。

告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逢。

中国空间站,仍然命名为“天宫”。

从2011年9月29日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到2016年中秋之夜启航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再到计划于2022年前后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天宫”空间站,在这场追逐太空梦想的接力跑中,尽管没有终点,但“天宫”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字眼,却是永恒不变的标识。

新的“天宫”块头更大。它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I和“梦天”实验舱II,采用对称T形构型,空间站本体设计达60多吨。

目前,核心舱完成了初样阶段综合测试、真空热试验等大型试验,即将转入正样阶段。“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完成了初样舱体阶段生产,正在开展总装工作。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完成了初样阶段研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飞行产品生产、发动机可靠性增长试验。航天员系统开展了长期载人飞行综合模拟验证、出舱活动水下验证等大型地面试验,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的初选工作已完成,舱外航天服正在进行飞行产品生产……

新的“天宫”朋友更多。它额定乘员3人,乘员轮换期间短期可达6人,具备10多吨载荷设备的安装和支持能力。在轨运行期间,由神舟载人飞船提供乘员运输,由天舟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支持。

新的“天宫”寿命更长。它设计寿命不小于10年,还具有通过维护维修延长使用寿命的能力,并具备一定扩展能力。不难想象,设计寿命大大提升的“天宫”空间站,将有更为充足的“舞台时间”,去演绎更多精彩的“传奇剧目”。

新的“天宫”还将面向世界,拥抱全球。2019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发布首批中国空间站应用国际合作项目。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将围绕长期太空飞行人类的健康、微重力条件下流体物理和燃烧规律、宇宙观测、新型材料等方面开展研究。

天宫二号回来,“接力棒”已送达,剩下的就看“天宫”空间站的了。

“天宫”,值得期待!

想看航天员寄语“天宫”视频,您只需扫描版面右上角带有AR标记的图片,或打开解放军报手机客户端并点击左上角AR图标,即可观看。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的太空”公众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