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新的起点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加快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必须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科学把握和积极发挥“标准化”的训练价值。
战斗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系统力和结构力。“标准化”是用标准统一思想、建立流程、规范行为的过程,旨在让更多的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能力水平。通过“标准化”为部队练兵备战注入先进军事技术和管理理念,对于实现强军目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第75集团军某旅用“标准作业程序”助力官兵快速胜任陌生岗位的做法启示我们,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必须将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单元和要素分解细化,分门别类制定标准规范,合于技术、成于体系、归于统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
本报讯 赵文环、孙帅报道:7月上旬,下士杨泽云在陌生复杂的境外雷区,成功排出性能不明的外军地雷。杨泽云是筑城专业出身,在国内经过扫雷专业集训后,到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已胜任岗位。
据悉,此次由第75集团军某旅组建的我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进入任务地域,执行联合国赋予的排雷任务,像杨泽云一样成功排出真实地雷的“转行选手”还有不少。这些“跨界精兵”快速成长的秘诀是什么?扫雷作业监督员张存宁说:“官兵能够快速具备复杂环境下执行扫雷任务的能力,得益于‘标准作业程序’的强化训练。”
官兵所说的“标准作业程序”,是该旅关于战斗力建设的7本《基本资料汇编》,里面详细载录了不同岗位工种的基本职能、基本规范、基本要领等标准内容,并用清晰图解、步骤讲解等通俗易懂的注解方式,告诉官兵每个岗位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怎样通过训练具备这些能力。杨泽云说:“对照‘标准作业程序’进行训练,陌生岗位也能较快胜任。”
“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必须加快‘人的标准化’。”说起7本《基本资料汇编》的由来,该旅领导说,以往部队不太注重“标准”的梳理和规范,训练实践中的前车之鉴和“秘诀高招”往往随着技术骨干的离开一同流失。改革调整后,旅里专业数量大大增加,分工更加细化,但由于人员、标准参差不齐,训练效果不佳。
相比传统教材,7本《基本资料汇编》重在介绍官兵的实践心得。基层官兵认为:“标准作业程序”好在又细又实。“细”即详细具体、易懂易行:针对武器装备、专业教材、训练大纲的更新换代,兵种及专业门类的日益细致,该旅对概略的要求、抽象的原则进行细化量化,确保官兵一看就能上手操作。“实”即着眼战场、实在管用:该旅利用执行联演联训、维和扫雷、国际比赛等任务的时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依据大纲规范,借鉴外军标准,大胆对官兵日常训练、战备等方面细节进行创新,形成施训新标准。
6月初,该旅舟桥一营组织浮桥架设演练,首次参演的列兵黄华健等数十人经过“标准作业程序”训练,快速上岗就位,圆满完成任务。黄华健坦言:两次夺得国际军事比赛冠军的中士班长张兴洪,牵头总结的桥梁专业“标准作业程序”简明易学,大幅提升了新战友的训练质效。如今,利用7本《基本资料汇编》学习训练,该旅涌现出一大批操作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