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观察:易 昶 黄 超 常桂苹
瘦 身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2年实现收入约50%的增长。”近期,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的这条重磅消息一经公布,就在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全球造船市场,激起了巨大的浪花。
回望近现代造船史,芬坎蒂尼已经走过近240年的光辉岁月,累计建造完工7000余艘新船的世界纪录至今让对手望尘莫及。世界级著名战舰“USS自由”“加富尔”号等都是它的作品。
然而,任何辉煌成就的背后,往往都少不了涅槃重生的经历。
上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许多船厂面临着破产重组或被兼并的境地。芬坎蒂尼集团也不例外,订单的锐减,让体型庞大的芬坎蒂尼集团一度难以为继。
或许,芬坎蒂尼集团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竟在一次“瘦身”计划中得以改变。
1997年,芬坎蒂尼集团“忍痛割爱”,积极开展“瘦身”计划,收缩生产线、放弃劣质资产、关停低效工厂……原本16家船厂,最后只剩8家,员工也由最初的3万多人裁减到1万余人。倾注全部精力打造豪华邮轮、军舰等特色品牌,使得芬坎蒂尼集团在逆水竞渡中成功实现突围。
对于传统军工企业而言,有时候一味地追求过大的“体型”极易使其成为“胖子”,而非“壮汉”。及时进行“瘦身”,聚焦特色品牌,打造明星产品,往往能给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拓 展
如果说芬坎蒂尼集团的“瘦身”之路成功转危为安,那么维氏军刀的“拓展”之举,或许能为老牌军工发展提供新思路。
作为欧洲最大的刀具制造商,维氏军刀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每年生产700多万件刀具,90%以上的产品远销海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广受欢迎。以至于“瑞士军刀、笑傲江湖”广告成为了它的无形资产流行于世。一些国家的宇航员在执行太空任务时,也随身带着维氏军刀,被宇航员亲切地称为“太空探险袖珍工具箱”。
然而,过度依赖单一产品,有时往往会付出沉痛代价。“9·11”事件爆发后,一些媒体将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所用“折刀”的矛头指向维氏军刀,致使维氏军刀的股价一夜之间暴跌30%。雪上加霜的是,原本世界各大机场免税店销售维氏军刀的渠道也因航空安全法规禁止而关闭。但这并没能阻挡维氏军刀前进的步伐。相反,在多样化经营的道路上用力推了维氏军刀一把。
如今的维氏军刀除了传统军刀产品之外,还积极开发了厨房用刀、裁缝用刀、办公室用刀等类型,延伸品牌内涵,扩大品牌影响,为其生存和发展扩展了广阔的空间。
对于老牌军工企业而言,若想要永葆青春,就需摒弃“皇帝女儿不愁嫁”坐店经营、等客上门的思想。只有不断迎合市场的变化,根据客户需求推陈出新,老牌军工企业才会像陈年老酒,越久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