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外科手术式”空袭缘何屡屡得手

——浅析以军“巴比伦行动”和“果园行动”


■黄相亮

战斗简介

“巴比伦行动”:1981年6月7日,以色列出动14架战机,在没有卫星和地面导航、没有熟悉地标、没有无线电通联的情况下,密集编队飞行,往返2000多公里,穿越约旦、沙特等多国领空,隐蔽奇袭,仅用2分钟便彻底摧毁伊拉克“奥斯拉克”核反应堆,创造了堪称经典的“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战例。

“果园行动”:2007年9月6日凌晨,以色列使用不具隐身能力的三代战机F-15,在电子战飞机、预警机和地面特种部队的配合下,突破叙利亚较为先进的防空体系,摧毁了隐藏在沙漠深处的核工厂,安全返航。尽管叙以双方对此次行动均刻意低调处理,“果园行动”仍引起世人瞩目。

从“巴比伦行动”到“果园行动”,以军两次空中突袭,不仅彻底摧毁伊、叙两国防护严密的核设施,而且全身而退,其中特点原因值得研究分析。

讲评析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色列是遂行特种作战秘密行动成功率较高的国家,取得的战果也颇引人注目。不论闪电奇袭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解救人质的“雷霆行动”,还是远程奔袭巴格达精确摧毁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巴比伦行动”,都创造了特种作战史上的经典。2007年摧毁叙利亚核工厂的“果园行动”,和26年前的“巴比伦行动”非常相似,同时也凸显了信息化时代“外科手术式”空袭作战的新特点。

周密细致准备是行动成功的前提

摧毁伊拉克核反应堆的精确打击用时不到2分钟,而为了实施这场奇袭,以色列前后准备了不下5年。1975年,伊拉克刚开始引进核反应堆设备和技术,以色列便开始筹划消除伊拉克对自己的核威胁,准备必要时将其彻底摧毁。1977年,以色列模拟了一个伊拉克核反应堆模型,用于空袭训练,尽管高难度训练导致3名飞行员遇难,以军仍未放弃。1980年6月,以军装备F-16战机,7月就精选24名飞行员开始秘密训练。为了深入了解情况,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埃坦甚至亲自参加了飞行演练。空袭的情报保障相当得力。通过美国中央情报局获得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卫星照片。与伊朗交换情报,获得核反应堆的低空侦察照片。以色列还向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索要了核反应堆外壳设计的强度资料,据此推断出伊拉克核反应堆的设计强度。空袭细节的筹划上以军也做足功课。以色列战机先后4次飞抵伊拉克西部和南部实施侦察,测试约旦、沙特和伊拉克预警雷达网漏洞。此外,以色列对空袭时间、出击及返航的航线、攻击方式、俯冲进入的角度、选择的弹药种类、引爆时间等都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论证。各项准备工作全面细致,保证了空袭行动圆满成功。

“果园行动”的成功同样得益于周密准备。2007年8月,以色列仍在积极进行外交工作,试图通过和平手段迫使叙利亚放弃核计划,但以色列军方的行动准备早已在外交斡旋前展开。事实上,以色列在2004年就展开了针对叙利亚阿尔奇巴尔工厂的情报工作。2007年3月,以色列秘密召开由政界、军界和情报机构要员参加的高级会议,就叙利亚核问题向总理提出建议。根据以军一贯积极主动的风格分析,很可能这时已经拟定空袭计划。另外,以军的战备水平很高,平时的军事训练完全从实战要求出发,非常严格,成效显著。为了麻痹对手,参与行动的空袭编队起飞时接到的是“演习”指令,升空后才将任务变更为摧毁叙利亚秘密工厂。面对临时改变的实战命令,以军飞行员表现出极佳的心理素质和战术、技术素养,圆满完成任务。从这两场突袭行动的周密准备来看,以军做到了“先胜而后战”。

战术结合技术达成行动隐蔽突然

在“巴比伦行动”中,以军使用刚从美国引进的F-16战斗机,并打破美军教范,摸索出同时挂载炸弹和副油箱的运用方法。为了隐蔽突防,以军选择了一条迂回航线。从西奈半岛的埃齐翁空军基地起飞,绕过约旦南端,取道沙特北部边境,超低空进入伊拉克西部,然后穿过幼发拉底河谷飞往巴格达。在约旦与沙特边境擦边飞行,阿拉伯国家不易判明空中目标国籍。沙特雷达首先发现目标,要求编队表明身份,以色列飞行员用流利的阿拉伯语回答:“约旦空军,例行训练。”沙特空中管制官信以为真。被约旦雷达发现时,由于以色列机群6架F-15和8架F-16分为上下两层,超常规密集编队,在雷达屏幕上呈现出一个较大的模糊亮点,很像一架大型民用客机,以色列飞行员用娴熟的国际民航常用英语回答“民航班机”,再次蒙混过关。

“果园行动”中,以色列用于对地攻击的F-15在信息化时代已算不上先进。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巧妙运用各种战术欺骗手段外,技术突然性发挥了重大作用。叙利亚核工厂虽建在人迹罕至的沙漠深处,安全工作却并未疏忽,尤其对空防御下了很大功夫。叙军拥有庞大的防空体系,从国外引进的“道尔”防空导弹系统更是具有垂直发射和同时攻击多个目标的强大功能,抗干扰和识别能力也很突出。如此戒备森严的叙军竟然又被以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主要原因是以军使用了“舒特”机载网络攻击系统。这是一种绝密的网络信息战武器,利用网络病毒入侵敌方通信系统、雷达站和计算机,尤其是与地面防空有关的系统。与主动强电磁干扰手段不同,借助“舒特”系统,无须摧毁对方的通信系统和雷达,便能渗透目标网络。有军事专家分析认为,空袭发起前,以色列通过“舒特”系统,已成功侵入并“全面接管”了叙利亚防空网,使叙利亚整个防空体系处于失效状态。以F-15战斗机为主力的空袭编队因为有电子战飞机和预警机的支援,并首次使用神秘的机载网络攻击系统,技术、战术有机融合,战斗力空前提升,对叙利亚防空体系取得压倒性优势,隐蔽突袭再次得手。

战略政略配合得当确保大局稳定

以色列很多内阁成员都有军旅生涯,对国家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制定决策刚毅果敢,同时非常注重政略与战略的配合。“巴比伦行动”,以色列事先做足“功课”,得到了美国的默许甚至暗中支持。行动时间选在星期天,可以尽量避免误伤为伊拉克核设施工作的外国专家。当时的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空袭前还强调:“不得攻击除核设施之外的任何目标。要最大限度减少法方援建人员和平民的伤亡。”

“果园行动”,即便外交斡旋失败,以色列决心动武,也希望用较小的代价达成目标。既要保证摧毁核工厂,又要避免和叙利亚撕破脸爆发大战。为了隐蔽企图,以色列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和一系列欺骗手段,发动空袭前只有总理、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知道内情。以军还在戈兰高地进行演习麻痹叙利亚,总理奥尔默特甚至于2007年6月提出愿意交出戈兰高地换取与叙利亚的和平。以军空袭编队起飞后并没有直接进入叙利亚领空,而是绕了一个圈,从地中海上空向北绕过黎巴嫩地区,其间,还有3架F-15奉命返航,这些都是迷惑对手的障眼法。利用叙利亚受核不扩散条约限制,不能公开研发核武器的弱点,以色列摧毁目标后,并未大张旗鼓地宣传战果,而是刻意低调处理,同时借土耳其向叙利亚表明意图。叙利亚权衡利弊之后,最后选择吃了个“哑巴亏”。

不论过去还是现代战争,丧失警惕付出的代价都十分惨痛。未来战争更是如此,空天武器、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作战节奏空前加快,战争的突然性已经不是以月、日、小时计算,一念之差、一瞬无备,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如果偏离这个职能,背离这个指向,游离这个主业,打仗思想不牢,战备观念松懈,科技素养不高,后果不堪想象。为此,应保持高度敏感和警惕,密切跟踪、关注新技术群,科学预测技术突袭的可能手段和方式,真正使战斗队意识在全军官兵头脑中扎根,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戒备状态,时刻做好战斗准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