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简介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第129师在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386旅旅长陈赓的指挥下,于1938年3月16日,在山西省潞城县至河北省涉县之间的邯(郸)长(治)公路上对日军实施了伏击战斗。这次战斗,第129师以第385旅一部兵力佯攻晋东南地区黎城的日军,诱潞城日军出援。黎城受袭后,潞城日军以步兵、骑兵1500余人向黎城增援,第386旅的3个团在旅长陈赓率领下在神头岭地区设伏,进行了一场围点打援的战斗。经过2小时激战,取得了八路军继平型关战役之后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入侵晋东南地区日军的嚣张气焰,破坏了日军邯长公路上的交通运输线,牵制了日军向黄河南岸和西岸的进攻,而且为开辟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讲评析理
神头岭战斗是我军一例著名的山地伏击战例。它不仅是围点打援战法的成功范例,而且在辩证地分析地形,能动地利用地形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
权衡利弊,精心选择伏击地区。伏击战斗,伏击战场的选择是取胜的关键,如果伏击阵地选择不好,将会影响整个作战计划的实施。第386旅受领任务后,召开了战前准备会议,研究了战斗方案,选择了设伏地区。从地图上看,神头村西是一个伏击敌人的好地方,那里有一条深沟,公路从沟底通过,两旁山势陡险,既便于隐蔽部队,也便于出击。战前准备会后,陈赓旅长率人到神头村附近勘察地形时,发现地图与现地不符:公路不在山沟里,而是在神头村东侧的山岭上,山岭宽度不过一二百米,公路两边地势比公路略高,除了紧贴路边有一些国民党军队以前修筑的旧工事,再无任何隐蔽物。这样的地形,部队不易隐蔽,又难于展开。旅首长认真分析了地形和敌情后,决定将伏击地点由神头村西改在山岭:山岭虽然不便隐蔽(别处又无更好地形可供利用),但伏击部队能充分利用旧工事隐蔽,严密伪装;同时,也给日军汽车、骑兵运动和展开造成很多不便,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可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由于伏击地点选择得好,战斗中不仅日军炮兵难以发挥作用,就连机动性强的骑兵也只能在山梁上被动挨打,我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趋利避害,巧妙利用地形设伏。充分利用地形对我有利的方面,克服不利的方面,或使地形不利的方面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样能收到出敌意料的效果,神头岭战斗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第386旅根据神头岭山梁狭窄、山梁长径短的特点,作了“前轻后重、三面夹击”的兵力部署:以第771团、772团主力一左一右埋伏在路北;以补充团设伏于对面的鞋底村一带,以一个连向潞城东北方向游击警戒,相机炸毁浊漳河上的大桥,切断两岸敌人的联系;以第772团3营担任潞城方面的警戒,断敌退路。3月15日傍晚,部队向伏击地区开进,于3月16日拂晓前进入设伏地区,并明确规定:不随便动工事上的旧土;踩倒了草,要顺着风向扶起来;每个团、营只许留1名干部在外面观察,其他人都不许露面。正是由于设伏部队隐蔽措施得力,使得日军的先头侦察警戒分队在距伏击部队仅10余米的情况下,都丝毫未能发觉,日军主力进入我伏击圈时,各伏击部队迅猛出击,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打了一个干净利落的歼灭战。
扬长避短,牢牢掌控战场主动。神头岭战斗中,潞城出援的日军进到神头村附近时就停止前进,先派担负侦察警戒的骑兵分队进行侦察搜索,待侦察警戒分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并通过神头岭后,主力部队才前进。从先头侦察警戒分队到主力纵队的后尾,相距约10公里,而第386旅伏击部队的部署长径却只有六至七公里。针对此情况,第386旅根据师首长“攻其所必救、围点打援、歼敌主力”的决心部署,凭借神头岭岭窄、两侧地形复杂之有利条件,采取“三面伏击,近战歼敌”的战法:先放过日军先头警戒分队至伏击圈外,当敌主力纵队进入第386旅伏击地区时,在统一号令下,适时勇猛出击,立即陷敌主力于我包围之中。继之,各分队大胆穿插将敌割裂成数段,发扬近战的威力,展开白刃格斗。日军遭到突然袭击,顿时混乱,且由于地形限制,兵力难以展开,死伤惨重,经过2小时激战, 战斗胜利结束,共歼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550余支、骡马600余匹及大批军用物资,给入侵晋东南的日军以沉重打击。
地形是战争的舞台,是交战双方共同依赖的客观条件。古往今来,著名的军事家无一不是把“地形之利”发挥至极致的高手。近期几场局部战争实践表明,虽说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高了,作战方式变了,但地形仍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所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的战场条件之一,它对作战行动和指挥决策都具有重要影响,绝对不能忽视。因此,未来作战中,指挥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权衡地形的利弊,趋地形之利,避地形之害,牢牢掌控战场主动权,进而赢得作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