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在重庆綦江区石壕镇,5位红军烈士雕像巍然伫立,展现了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无悔追求——

英雄无名 精神永存


■本报记者  郭丰宽  特约记者  左庆莹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盛夏时节,记者来到重庆綦江区石壕红军烈士墓瞻仰,还未走近烈士墓,耳畔就传来响亮的声音。

“正在宣誓的是石壕镇卫生所的工作人员。”据烈士墓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党走过了98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连日来很多单位都来此开展党团活动,重温入党入团誓词。”

烈士之墓清风绕,碧血丹心耀汗青。来到烈士墓前,只见与绵绵青山相连处有5位红军烈士雕像:一位拄枪背刀,表情严峻;一位扛枪凝视,目光炯炯;一位背着背包斗笠,弯下腰来系鞋带;剩下的两位则相互搀扶,跋涉前行。

石壕镇文化站工作人员赵福乾告诉记者,红军长征经过綦江时,有5位战士牺牲,这座烈士墓就是为纪念这5位红军烈士而修建的。

1935年1月下旬,红一军团直属队和第一、第二师8000多人,在军团领导的率领下,由贵州桐梓松坎经重庆綦江到达石壕。红军部队进驻后,打土豪、斗恶霸,为百姓送粮送衣、平整道路。如今84年过去,石壕人依然会唱一首民谣:“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静。不拿东西不拿钱,走时地下扫干净。”

后来,红军向贵州赤水进军,收尾部队的一名司务长和两名战士留下检查红军宿营时执行群众纪律情况,用银元兑换战士付给群众的苏区纸币时,遭敌人包围。战斗中,一名战士牺牲,红军司务长在掩护另一名战友突围后受伤被捕。

敌人对红军司务长施以酷刑,但他始终坚贞不屈,直至英勇就义。长征村村民杨文树告诉记者,当天深夜,他的爷爷杨贵华冒死取回了红军司务长的遗体,并找到一个偏僻处悄悄掩埋。“喜欢抽旱烟的爷爷话很少,却时常向我讲起红军司务长的故事。他总是说,红军部队了不起,老百姓都盼着红军回来。”杨文树动情地回忆。

“另外几位红军战士,是因为伤势过重而牺牲的。”赵福乾说,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他们的名字。

长征路上,还有多少无名烈士的坟茔。他们的事迹看似平凡,壮举却永垂不朽;他们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精神却永放光芒!

重庆綦江区区委宣传部干部告诉记者:“遵义会议后,由周恩来等率领的红一军团从贵州松坎进占綦江石壕,作佯攻重庆之势,牵制川军兵力,然后迅速转道赤水,为四渡赤水制造了宝贵战机。”

烈日当空,5位红军烈士雕像静静伫立。从那一双双坚毅的眼神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历史激越的回响:传承革命精神,永葆红军本色。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